心理学名词解释(同名16994):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感觉: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所作出的反应。观察: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表象: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后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超额学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超过能背诵的程度。遗忘:遗忘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想象: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动机: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意志: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情商:情商也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以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能力:能力是人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智力: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的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气质: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人格: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方案。变式:变式是指学习过程向学生举例子时,交替变更所提供材料的形式,是对象的非本质特征得到变异,而突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规律。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技术方法以及态度等)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技能: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的变化过程。心理学简答题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互相诱导。简述感觉知觉的关系。1感觉与知觉的联系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说明观察与感知的区别与联系。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3观察过程中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感情和抑制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2对象的活动性。3刺激物的新颖性。4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的相互作用。4感觉性在实践中的发展。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1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2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3避免回忆材料时的系列位置效应。4注意科学用脑。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1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2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简述如何进行复习。1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2复习要多样化。3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1学忆内容的性质。4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5识记后的复忆动机与当时情绪等因素。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1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活动。2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3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4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简述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灵活性与
心理学名词解释(同名1699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