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研究.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7期经济热点
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研究
王海鹏
摘要:本文分析了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虽然碳排放强度有一定程度的下
降,但由于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出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处于上升的趋势。从结构上看,资源性
行业产品具有较高的碳排放强度,由于出口规模的上升使得碳排放规模增幅较大,机电类产品和纺织
服装产品排放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但与出口规模的比较显示碳排放程度较低。为应对“碳关税”的征
收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应积极调整出口结构。
关键词:对外贸易;碳排放;结构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 2001 年加入 WTO 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超
过 20%。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固然给我国经济以巨大的拉动力,但随之带来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等压力越来越大,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全球工业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的全
球气候持续变暖,使得水资源短缺,干旱、洪涝频发,土地沙漠化难以有效抑制,水土流失面积扩
大,山地灾害加剧等。一方面,气候变暖客观要求各国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另外一方面,随着世界经
济的衰退,各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计划对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客观评估和定量分析对外贸易的利
弊得失,可为有关部门制订正确的外贸政策、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外贸质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
展提供依据。本文将讨论对外贸易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
关于国际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Manfred
Lenzen (2002) 分析了澳大利亚最终消费中的一次能源和温室气体含量,贸易中隐含的能源和温室气
体排放,揭示了商品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能源消耗;Machado,G.,Schaeffer,R.,Worrell,E. (2001)
研究了巴西的国际贸易对其能源消耗和 CO2 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95 年巴西出口的非能源
产品中的能源和碳含量要明显大于进口中的含量,巴西每单位产值出口商品平均要比进口商品多消耗
40%的能源和 56%的碳。Mongelli I (2006) 通过分析印度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商品贸易结构,计算进
出口商品中的能源和碳含量,构建贸易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在 1993 年至 1994 年间,印度出口的所
有商品中的能源和碳含量小于相应的进口商品,是一个能源和碳的净进口国。Mukhopadhyay and
Chakraborty (2005) 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20世纪90年代印度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氧化氮气体排放
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来讨论环境贸易问题。
在直接研究国际贸易和二氧化碳的关系上,Wyckoff 和 Roop (1994) 对 OECD 国家贸易中的隐含
碳排放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制成品中隐含碳占到其排放量的13%左右。Machado et (2001) 分析
了巴西在 1970-1992 年的对外贸易中的碳含量,结果表明发达国家把碳含量非常高的产业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对碳含量产业进行了外包;Ahmed和Wyckoff (2003) 也证实了这个观点,这和污染产业的转
移是一致的。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碳含量的研究也与上述研究相类似

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经管专家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