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论”在思品课中的新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教育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思品课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优势,摒弃传统的做法,对“木桶理论”重新审视。
一、木桶倾斜储水多少还取决于长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要想弥补自身的不足,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合理挖掘其自身现有要素的潜能,在“用”上下功夫,扬长避短,甚至凸显出其长处,这样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身的不足地方得到适当的“补充”,比一味的弥补其短处更为有效。如果用木桶的比喻来说,就是将木桶向长板一方倾斜放置,比正放着要增加更多的容量。这听起来好像强词夺理或偷换概念。但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扬长避短,利于抓住他们拥有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课上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对其优点长处进行表扬,而对其不足做出暗示,学生会乐意接受的。
二、木桶储水多少同样取决于各块板之间的配合程度
未来社会人群是一个团结协作的人群,因为分工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强化集体力量,如果每个人的优势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但是彼此之间的配合不当,就不能形成最大合力。再用木桶来比喻,如果木板长度都合适,但相互之间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容量。所以要注意强化木板之间的密合程度,防止水从缝隙泄露。这一理论启发我们,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建设,不仅取决于班级每一名学生的能力,其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优势互补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师生的沟通配合,生生之间团结协作,这样才能为适应将来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水桶的长期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底板的决定性
桶为水而做,水因桶而立,一个木桶,即使是铁桶,无论其桶壁多厚多坚,只要在桶底有个米粒儿大的小眼儿,水必然流失,如果不加修补,这桶就成了一个废物。对此现象,不妨称为“铁桶”理论。在教育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检讨自己是否不经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不论多么优秀的学生也有弱点,及时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情感行为中的细节变化和波动,及时找出对策,防止不良因素的作用导致量变引起质变。
四、“木桶盛沙”理论在教育中的实施
“因材施教”已经流行千年,但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存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一直认为必须通过考取大学才能获得出路,孰不知,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不一定都在学习知识方面发挥最大的优势,有些学生可能在职业技术方面更显优势。教育部长主张职业教育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我
“木桶理论”在思品课中的新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