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不足,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从打造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教育平台、优化培养教育方式、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创新教育管理及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长环境六个方面对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六位一体,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培养
1 前言
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科技大国,转变为创新型国家。教育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正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发展机遇一方面来自经济全球化与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的广阔空间,为学校提供的高新技术教育手段;另一方面也来自大众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而知识经济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又不断挑战现行的教育体制。
研究生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研究生入学时专业基础减弱,研究生培养出现了本科化现象。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面临企业工程方向的工作,这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而目前的研究生在实践环节方面非常欠缺,因此,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已成为普通高校的当务之急。
2 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有相当的学生考研迫于就业压力,把研究生学历当做职业敲门砖,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与科研上,工作敷衍,学习风气浮躁,学术功底薄弱。其次,在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一些导师学生比例失调,一个导师带十几个学生的情况并不罕见,造成客观上导师无暇兼顾所有学生,研究生得不到充分指导,另外,教育资源紧张,尚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有:
(1)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途径。从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情况(自然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一是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如2002年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研究生有61 361人,%;二是研究生参与科技服务实践活动也明显不足,2002年参加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和其他科技服务的共计14 444人,%。
(2)国际学术榜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从1993~2003年,,,远远低于。
(3)原创性成果稀少。总体而言,我国硕士研究生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还很少。有学者将研究生的研究与探索缺乏原创性的现实概括为“四个简单”: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
新形势下六位一体方式培养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