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橄榄树
词:三毛
曲:李泰祥
演唱:齐豫
曾经的三毛
三毛,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ECHO ),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和荷西非洲沙漠小镇结婚,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迦纳利岛。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她的死因至今是个迷,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华人中广泛流传,在大陆也有广泛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24种。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人生经历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觉讶)正街。幼年时期的三毛就喜欢读书,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础。并跟随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人生经历
七个阶段
再次任教:(1979-1981)
撒哈拉情怀:(1973-1979)
甜蜜婚姻:(1973年)
初次任教:(1970年)
历次求学:(1964-1967)
专职创作:(1984-1990)
突然辞世:(1991年1月)
人生经历的几个阶段
1、历次求学:(1964-1967)台湾张其昀创办的文化大学做旁听生。后先后到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
2、初次任教:(1970年):1970年,三毛回台湾,受张其昀先生之邀,在文化大学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3、甜蜜婚姻:(1973年)西属撒哈拉沙漠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
4、撒哈拉情怀:(1973-1979)与荷西生活在撒哈拉,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等作品集不断涌现,并开始结集出书。1979年9月30日丈夫荷西因潜水中意外事件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
5、再次任教:(1979-1981)在国内定居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6、专职创作:(1984-1990)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7、突然辞世:(1991年)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现场没有任何遗书。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
三毛作品
三毛是一个高产作家,短短的15年创作生涯,共有80部作品问世,包括散文、诗歌、翻译、译作、书籍等。
作品文集
《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我的快乐天堂》《高原的百合花》《亲爱的三毛》《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三毛的书信札与私相簿》
诗《朋友》《岁月》
剧本《三毛全集:滚滚红尘》《三毛说书》《阅读大地》《流星雨》
译作《娃娃看天下》(共两本)《清泉故事》《刹那时光》《兰屿之歌》
歌曲填词
《回声》《不要告别》《说给自己听》《说时依旧》《一条日光的大道》《迷》《橄榄树》《远方》《那人》《对话》《轨外》《晓梦蝴蝶》《孀》《雅各天梯》《假如还有来生》《飞》《沙漠》《梦田》《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风》《今生》《今世》《梦里风景》《生活,是一种夏日流水般的前进》
翻译
《娃娃看天下(一)》(漫画)《娃娃看天下(二)》(漫画)《兰屿之歌》丁松青神父著《清泉故事》丁松青神父著《刹那时光》丁松青神父著
出版书籍
《撒哈拉的故事》 《雨季不再来》 《稻草人手记》 《哭泣的骆驼》 《温柔的夜》 《背影》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万水千山走遍》 《送你一匹马》 《倾城》 《谈心》 《随想》 《我的宝贝》 《闹学记》 《滚滚红尘》 《亲爱的三毛》 《
曾经的三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