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案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县委五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切实提升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盯住关键要害,靶向解决问题,采取超常举措,碰硬整治扶贫领域突出作风问题,以锲而不舍精神抓好作风建设,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扶贫领域作风明显改善,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用1年以上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扶贫领域作风突出问题,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在专项治理基础上,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持续推进,确保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十项规定成果。 三、治理重点及责任分工(排在第一位单位为牵头单位) (一)深入查找解决政策落实方面的突出问题。(县教育和体育局,各乡镇中心校,各直属学校) 、省委、市委和县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政策措施不到位,制定配套措施、细化落实方案、推进组织实施不及时不到位。 ,教育资金项目存在“戴帽下达”现象。 ,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倾斜支持力度不够,将本地或本部门想推动的项目“搭车”到脱贫攻坚中。 ,缺乏针对性,落实落地差,本单位负责主管的脱贫攻坚项目指导不到位、监管不到位。 4对已出台政策措施的实施指导督促不够,成效不明显。 、新问题研究解决不够,创造性开展工作不主动,把矛盾和问题简单上交。 、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匹配,脱贫攻坚合力不强。 (二)深入查找解决精准识别方面的突出问题。(县教育和体育局,各乡镇中心校,各直属学校) ,“回头看”工作不深入、不细致,“错评”问题解决不彻底,没有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数据逻辑不严谨,教育部门数据与脱贫攻坚信息系统数据不一致。 ,不规范,特别是学生兜底资助资料、财务资料不完善、不规范。 (三)深入查找解决精准帮扶方面的突出问题。(县教育和体育局,各乡镇中心校,各直属学校) “插花贫困户”重视程度不够,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存在短板问题。 ,帮扶工作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到村到户“精准滴灌”不够。 ,基础工作不扎实,项目库不健全。 、送钱送物代替精准扶贫工作。 ,帮扶工作“大包大揽”,不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存在“等、靠、要”思想。 、堆盆景、造典型,搞形象工程。 ,发挥部门优势不够,帮扶需求、规划、项目、资金对接不准。 ,脱贫攻坚氛围不浓,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不清楚。 ,对贫困户的收入、支出情况不熟悉。 (四)深入查找解决干部能力素质方面的突出问题。(县教育和体育局,各乡镇中心校,各直属学校) ,帮扶干部落实不到位、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 ,作风不扎实,能力素质不过硬,政策掌握不透,“挂名走读”问题未杜绝。 ,习惯搞行政命令,不注重听取群众意见,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群众评议形式化。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 (五)深入查找解决资金使用监管方面的突出问题。(县教育和体育局,各乡镇中心校,各直属学校) ,存在截留、挪用、挤占、套取、骗取扶贫资金等问题。 ,资金投入与脱贫攻坚任务不匹配。 、合理安排,真正用在刀刃上研究不够,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不知晓,群众不满意。 ,监管制度执行不到位。 ,项目资金拨付、报账滞后。 29.“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使用管理粗放,发挥作用不充分。 (六)深入查找解决督查调研方面的突出问题。(县教育和体育局) ,基层迎检接待、资料准备、表格填报任务重。 ,工作流于形式,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
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