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日益增多,外伤性脾破裂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笔者就本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1~65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30例,坠跌伤5例,撞击伤5例;入院时距受伤时间为15min~12h。入院时伴休克者28例;40例腹腔穿刺为阳性,B超提示脾破裂者40例。合并其他损伤为:右肱骨骨折2例,小肠破裂1例,左肋骨骨折1例,左血胸1例,脑外伤2例。
脾损伤分级根据2000年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脾损伤程度分级标准[1],将脾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Ⅰ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脾裂伤长度≤,深度≤;Ⅱ级:,,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伤;
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伤;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本组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13例,Ⅳ级2例。
治疗方法本组非手术治疗4例,其中1例病情恶化及时中转手术修补。脾修补术12例,脾部分非规则性切除13例,全脾切除术11例。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出血而再次手术病例。术后24h腹腔引流血性液超过150ml有19例,其中最多1例有200ml,本组术后72h均拔除腹腔引流管。出院前常规行B超检查,均未发现腹腔积液或脾周脓肿。
3 讨论
诊断脾为实质性器官,位置比较固定,血流丰富,组织结构脆弱,受到暴力打击易导致破裂,使脾损伤具有创伤重、病情变化迅速、失血多、易危及生命的特点[2]。脾破裂主要表现是内出血和腹膜刺激征,如果伤后早期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失血量大,结合辅助检查不难确诊;而一部分病例早期症状表现可能轻微,这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综合分析受伤部位、病史及辅助检查。优先推荐动态多点腹腔穿刺,腹腔穿刺阳性率高,且能根据穿刺液确定损伤性质,应列为常规。B超检查无创、迅速、简便、经济;既能明确出血部位、深度,又能鉴别腹内何种实质脏器损伤,可重复多次进行。CT检查也有较大价值,同时可为选择手术术式提供参考依据。但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则需要进一步动态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总之,应尽快明确诊断,为救治和手术争取时间。
非手术治疗脾裂伤是否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应对病人的受伤时间、经过、伤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入院时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平稳,脾裂伤为单纯性闭合性损伤,无合并腹内其他脏器损伤,B超检查限于脾包膜或实质的表浅裂伤者,可行非手术治疗观察。处理措施为:(1)卧床、禁食;(
2)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情况,动态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尿量情况;(4)使用止血剂及抗生素。非手术治疗的主要危险在于腹腔内出血未得到控制或再度出血。如经过非手术治疗正常后,又出现血压下降或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进行性下降,则提示存在
4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