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
.—
翻译是翻文化的“译术
孙吉吉
摘要: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翻译就是翻文化。只有了解和掌握两种文化,才能做好翻译。本文探
讨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论述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翻译语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文字层面的意思的同时,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将
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和特征。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加以传达。
式、世界观均体现在该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翻译作为两种语言翻译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方法
间的转换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干扰。在这种意义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生存环境、民俗风情、思维方式、宗教
上说,翻译也是跨文化活动,翻译语言就是翻译文化。信仰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语言表达习惯,词汇语义等必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然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这些隐含的不同文化内涵体现到词汇
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和语义的空白,多方面影响和制约了翻译活动。文化差异的大小
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也就直接影响语言的可译性。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翻译中的文
说明翻译要将两种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化现象
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事实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 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文化
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而是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
义上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习俗文化贯穿于人们
言,更无法做好翻译。的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习俗文化往往能决定翻译的准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决定了翻译是翻文化确与生动程度。汉英两种语言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
“文化”这一概念包容甚广,因而目前学术界说法也颇不一告别等习俗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人在见面时,
致,可谓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往往以比较具体的事作为打招呼的内容,而实际上并非是询问对
讨文化,可以在广义和狭义上理解文化。例如,下面是在广义上对方具体的某件事情。“吃过了吗”“上哪去呀”在中国文化里这
文化做出的一个定义:“人类行为的总体模式以及体现在思想、语些客套话并无多深的含义,只不过是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方
言、行动、器物上的具体行为,它依赖于人类利用知识和通过使用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话却很敏感、很认真。“你要去哪”在
工具、语言以及思维系统将知识传授给后代的能力。”’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人。同
,也就是说。广义样,在告别时,中国人习惯说“走好”、“慢走”之类的客套话,这些
的文化是指人类居住的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所话均不可直译。
有的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则在狭义上给. 地域文化
文化下了定义:“使用特定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社会学家们认为:语言与语境、文化、社
翻译是翻文化的“译”术.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