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螺旋CT;血管造影;颅内肿瘤;手术计划
颅内肿瘤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而手术切除为当今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手段。要成功手术,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检查,尤其要了解肿瘤的血管及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通过研究CT脑血管造影(CTA)了解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以及与肿瘤的三维关系,探讨CTA对手术治疗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7年10月~2008年12月经CT或MR诊断为颅内肿瘤17例,女9例,男8例,年龄3~73岁,。其中脑膜瘤10例,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听神经瘤2例。手术前均行CTA检查,经手术治疗、术后送病检确诊。

16层螺旋CT机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Emotion 16。先在肘静脉建立通道,接着固定好头部,增强前用CT机自带的DSA(数字减影)程序进行一次平扫,然后经高压注射器注入70~90 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 ml/s。在注药后延迟8 s开始监测,当对比剂在靶血管(颈总动脉)达到峰值(110 HU)浓度时开始增强连续扫描。 mm,,管电压110 kV,电流平扫80 mA,增强150~200 mA,扫描范围自颅底至颅顶,扫描采集时间为12~18 s。平扫和增强的扫描始止范围、层面中心及视野保持完全一致,扫描结束后,用增强的薄层图像减去平扫的薄层图像,得出去骨的脑血管的数字减影图像,然后把减影图像和增强薄层图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观察肿瘤、血管与颅骨的三维关系,并记录和测量三维重建观察的结果,对病变区域进行多方位摄片,尽可能显示肿瘤血管的来源、行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对脑底动脉环、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等也要尽可能显示及摄片。
结果
CTA检查结果: 17例同时显示颅内肿瘤瘤体与周围血管、颅骨及其空间关系,11例发现了供血动脉,利用MIP、MPR及VR等三维重建技术,通过旋转图像,多方位观察,能见到血管起源。其中1例室管膜瘤病例的供血动脉较大,其供血动脉来源于左侧小脑上动脉(见图1);脑膜瘤较早期即可见不均匀强化,供血动脉迂回伸入瘤体内,10例脑膜瘤有 7例可见供血动脉(见图2),其中1例右侧横窦见结节状静脉血栓(见图3);17例均能清晰显示颅内肿瘤对周围血管压迫移位的情况(见图4)。神经外科根据上述图像信息,制定了较详尽的手术计划,术中所见与CTA提示相符,手术进行顺利,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1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
讨论
近年来,由于CT技术的飞速发展, CT血管造影(CTA)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精确的特点,已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CTA 已取代大部分常规血管造影术[1]。目前,脑CTA主要用于脑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国内学者乐维婕、叶道斌等对CTA在诊断脑血管病变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2,3],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有关CTA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作用,国内外文献尚少见报道[4]。本组17例患者,11例可观察到肿瘤的供血动脉,所有病例均能显示瘤体

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