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ppt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职业暴露后应急管理小组,并制定职业暴露后应急工作预案、流程。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一、职业暴露的概念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组员:院感染科、医务处、护理部、药剂科及检验科主任二、成立应急管理小组(一)医护人员应当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接触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   (二)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物质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物质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隔离衣。三、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四)医务人员在处理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受伤;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 (五)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感染性物质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六)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三、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一)医务科、防保科、院感科、护理部: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性用药。 (二)防保科、护理部:负责检查、落实临床各部门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三)检验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的检测工作。 (四)药事办: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保管和发放。 (五)设备科、后勤保障部: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临床有关防护用品与物质准备。四、各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六)防保科、院感办: 1、立即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制定防护措施。 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 4、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 5、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必要时负责与上级疾控中心取得联系, 获得技术指导。 6、做好被暴露者的跟踪随访,及时安排定期复查。 7、加强对所有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和教育。     8、督导临床科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治疗,避免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四、各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一)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锐器伤伤口处理:立即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轻轻挤出,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2-3分钟;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碘伏进行消毒,如有需要则做包扎处理; 2、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五、处理流程(二)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报告主任或护士长,到医院防保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三)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有关部门对其暴露的级别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五、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nt86
  • 文件大小523 KB
  • 时间2019-08-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