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论文PPT-课件(PPT讲稿).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班级:09广告(2)班
姓名:蔡育兰
学号:200904023215
中国园林特色与风格初探
一. 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


(1)拙政园
(2) 颐和园
中国园林特色与风格初探
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山水为主,双重结构

园林艺术是最终产品是立体的风景形象,毫无疑问,山水林泉等
自然景物是它的主要部分。虽然有些城市的庭院小景,看上去全
被建筑所包围,好像建筑在这些小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实不
然,这时楼馆廊榭多半是一种背景,仅仅起到陪衬的作用,人们
观赏的主要对象还是廊边墙前的石峰和花木。有了它们,这种建
筑空间才能称之为庭院。因此,园林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塑造山水
地形。
中国园林特色与风格初探
北京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集大成的品,
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杰作。它的景色特点“因
水成景,借景西山”,可见真山只是作为远景
借入到园内来,主要景色还是来自平地上挖
池堆山,人工创造的山水地形。当年修建圆
明园的时候,雍正皇帝曾用16个宇总结了塑
造风景的经验:“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
地宜,构结亭榭”。这16个字的概括深得“因
地制宜,顺应自然”的要领,说明大型皇家园
林的建造也是因高就深地筑山理水,使山水
相依傍,这种人工塑造的有高有低的山水地
形就是园林风景的骨架,要是没有山水架西
山脚下的一片平川是没有多少观赏价值的。
中国园林特色与风格初探
中国园林特色与风格初探
圆明园风景之所以会使中外游览者为主拍案叫绝,主要就在于造园家应用了传统的山水构筑技法,在平地上开挖了湖、海、溪涧,堆叠了连绵盘桓的假山,在这基础上,再相度合宜的位置,布置亭榭等建筑,从而创造出来千变万化的景色。一位曾在清宫廷如意馆当画师的法国神父致诚非常欣赏圆明园的山水地形,他认为园景的层次和变化就依赖于这种地形。“人工堆起来的七八米至数十米高的小山丘,形成了无数个小谷地,谷地里有河渠池沼,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同花坛、流泉组成了可爱的整体……穿亭过榭又钻进山洞便是另一个谷地,地形和建筑物都跟前一个完全不同。”
圆明园
大园如此,小园也一样。
苏州环秀山庄是一个仅有一亩多地的小园,得力
于清著名造园家戈裕良的深湛技艺,在这有限的
面积之内,塑造了以假山为主、溪地为辅的大起
大落的地形,使小园现出质朴自然的山林风貌。
主山在池东,有前后两峰。前峰突起于水面之
上,虽不高,却巨石嶙岣,气势磅礴,是堆叠得
极好的峭壁峰,山中构筑有洞。后峰稍矮,两峰
之间有幽谷断崖,其间植物有数株古木,阴翳森
然。两峰之外,还有几个小峰环卫左右。整座假
山均用湖石堆成,层次分明,山峰石壁微微向南
侧倾,加上湖石的纹理体势,给人以形同真山之
感。后山在溪北,临水为石壁悬崖,石壁与前山
相距仅1米,形成深约5米的峡谷,加强了山形的
危峻。园中山有脉,水有源,山分水,水穿山山
因水活,水绕山转,使咫尺小园的山水景呈现出
充沛的生机,成为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处瑰宝
中国园林特色与风格初探
中国园林特色与风格初探
可见,园林的总体布局中,山水地形的设计极为重要。园林风景是否自然天真,是否有野趣,是否曲折变化,是否余意不尽,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地形塑造、山水景的布置,只是造园的第一个结构层次,这一层次只能造景而不能组织游览。欣赏园林艺术和欣赏风景画不同,风景画是山水的平面表现,人们只要面对它看看就行了,而游园必须循着游览路线,进入到艺术品内部去观赏。要是只有第一层结构,没有路、桥可通,没有设计好的游览路线,我们只能象看大盆景那样来“看”林,更谈不上在园林中结合赏景进行读书、宴客、游戏和居住等日常起居活动了。要使园林真正满足游赏和居住功能,还必须在山水结构的骨架上加上道路、桥梁、游廊以及厅堂、亭榭、楼台等第二个结构层次。这一层结构,一方面是组织游览路线,引导人们游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对第一层山水结构进行更好的“精加工”。象园中的亭台建筑固然是人们赏景休息和起居生活必不可少的地方,而它那轻巧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点缀在山石林木中,确实可以为景色增添几分妩媚。因此,只有加上了第二层结构,组织了游览,设立了含有多种活动内容的观赏点,并使它和山水结构溶合在一起,园林艺术才完善了。
中国园林特色与风格初探
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和白塔山是倍受人们喜爱的园林风景。它的美也在于山水和建筑这两个结构层次的互相衬托和互相辉映。现在的塔山山麓,立有不少石碑,其中有一块刻着清乾隆皇帝的《塔山西面记》,上面有这么一段话:“室之有高下,犹山之有曲折,水之有波澜。故水无波澜不致清,山无曲折不致灵,室无高下不致情。然室不能自以为高下。故因山以构者,其趣恒佳”。这一段关于园林造景的总结是很有见地的,它说出了地形和建筑两个层次结合的一般规律一一互相依托,互相陪衬,相得益彰。

(精)论文PPT-课件(PPT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6857338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