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渡路第二小学项目由来:当“圣诞”等洋节进入中国,我们民族的许多传统节日被遗忘了或正在被遗忘。其实,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比起那些洋节,历史更悠久。随便翻翻古诗词,描写过节的举不胜举。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淡忘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呢?是我们的忽视,是我们太不尊重我们自己的传统了。要让我们的学生熟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唯有引领着学生过这些节日,让学生在过节的同时,了解中国的农历,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认识和领会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于是“中国人过中国节”系列德育活动诞生了。初稿的方案共设定了八个民族节日,春节、冬至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原设定为每个年级每学期选取一个节日作为这学期的重点,引导孩子一起过节。但是此方案设计过于简略,而且选题较多。忽略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第二稿的“中国人过中国节”与新颁布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结合起来,设定了五个民族节日: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每学年,学校在这五个节日中选取一个传统节日作为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被遗忘的中国民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些文化,让学生们在节日中成为主人……让学生在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去体会、去发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重让学生成为节日的主人,去实践这些美德,让它最终使它们成为学生内在的品质。实施过程:1、规划实施传统节日承载着传统文化、传统礼仪。从“春节”到“重阳”,从“重阳”到“中秋”,我们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将校内的德育活动向校外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延伸。为了让学生们更多的,更好的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结合两纲,用三级目标承载了五个节日的不同特色,并沿顺此目标不断进行调整。目标具体内容途径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知道有关中国的传统风俗。·通过德育课程的深化。·学科内容渗透。情·学习收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资料。·体会我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低年级高年级·通过观看专题录像短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悠悠历史。·向爷爷奶奶和老师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通过网络搜索、小报制作、书籍、访谈等活动载体,了解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那一份浓浓的情。·通过网络搜索,教师介绍,了解关于传统节日的一些诗词。·与学校德育特色——“艺能之星”、“七彩小舞台”相结合,通过艺术活动,体验传统节庆文化。行·五个传统节日,始终贯穿着一个“礼”字,渗透着对家人“情”;但五个节日又有着自己的一个侧重点。春节——对新的一年的展望。重阳——传递对老人的一份孝心。中秋——家人团聚的快乐。清明——对已故家人的思念,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份亲情。端午——对真善美的理解。低年级高年级家庭·与家人一起进行节前的准备,感受节日氛围,送上节日祝福。·与家人一起进行节前的准备,感受节日氛围,送上节日祝福。·在节日临近,准备一份独特的礼物赠于家人,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自制]学校开展与传统节日相适应的实践活动,考察学生在节日中所习得的礼仪。社区使学生在社区服务中,传递自己对他人的一份关爱。生活世界是学校德育魅力产生的源头。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在抽掉人性之丰富性的同时,也抽掉了德育自身的生命力。如:两年中,我们带领学生一起渡过了两个传统节日——春节、重阳节。“欢欢喜喜过春节”,带给同学们的正如活动的主题告知的那
中国人过中国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