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冒顶及冒顶处理安全技术措施49_移动文库http://m./doc/⑴提高支架支护强度,支架初撑力≥,泵站提供压力≥28MPa。⑵严格掌握采高,采高不得超过支架允许高度。~。⑶支架保持正常的支护状态,发生歪斜及时调整。⑷煤层松软时,应采用追机带压移架作业方式,端面距最大值≤340mm。(5)当顶板破碎、煤壁发生片帮时要超前移架,并正确使用半圆木撅顶,必要时打玻璃钢锚杆护帮。(6)若顶板冒落、煤壁片帮严重、使用半圆木撅顶仍不能有效支护的必须采取过顶措施。其要求是:用φ18~20cm的圆木(长度视现场情况定)扶走向棚,一架两棚,梁子一端搭在支架的前梁上,搭茬不低于30cm,梁长小于2m可一梁一柱,梁长大于2m则一梁2柱,支柱一律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要求迎山有劲,不得打在浮煤上。梁上用枇子、半圆木接实,并用笆片穿严顶板。(7)人员进入煤壁区敲帮问顶时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全部闭锁停止运行,设专人看管。敲帮问顶人员必须手持长把工具、站在安全地点、自上而下逐段找掉,找掉时有专人监护顶板。⑻过顶期间,人员不得在煤帮从事与过顶无关的工作。⑼过顶要从顶板较完整处着手,由上而下逐架进行。同时设专人观察顶板及煤壁情况,过顶人员在可靠的掩护下工作,始终保持退路畅通。bd_ci()下放、运输煤机滚筒安全技术措施49_移动文库http://m./doc/、运输煤机滚筒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受工作面断层的影响,采煤机在生产过程中截割岩石量较大,可能导致后滚筒磨损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为保证工作面生产正常有序,需要对工作面的滚筒磨损后对生产的影响进行提前准备,在滚筒磨损严重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将从崔新风井往31005工作面下放、运输采煤机后滚筒。为保证下放、运输期间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1、前滚筒在入井前,必须检验合格,为有螺旋滚筒,滚筒不能带有截齿,经上述检查后方可入井。2、在下放、运输滚筒前,要由专人详细勘察运输路线,检查轨道质量,轨道质量应符合完好标准,风井运输线路必须保证畅通无阻。3、滚筒重3吨,下放前需准备专用矿车,矿车必须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严禁使用。装车时重心要适中,前、后、左、右突出部分要保持平衡,并满足巷道断面要求,并用符合规定的钢丝绳、手拉葫芦捆绑牢固。下放时必须有专人验收装车情况,不符合要求时不准下放。4、滚筒下放、运输期间,必须有专人现场指挥,安全员跟班,绞车司机必须是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担任,其中一人监护,一人操作,监护司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提示操作司机。5、下放滚筒时为一个车,。平巷及上下坡运送滚筒时,每钩只许挂一辆车,且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m/s。新风井下平台必须设置能直接传入绞车房bd_ci()46探放水及探放有害气体安全措施_移动文库http://m./doc/:本矿井属资源整合矿井,所开采煤田范围有相当区域有历史老空,且在本井田范围的东部区域原芋园煤矿井下发生过火灾。故导致在本井田开采过程中历史老空不同程度有积水,且老空内可能积聚有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故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35mm,深度不少于30m。探孔布置如下示意图。(附图见后),打钻人员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及一氧化碳检测器,且会运用,会测定有毒有害气体。,检查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情况,在无任何隐患前提下方可施工。打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每个钻孔深度,角度符合要求,在打钻过程中需经常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当有异常时立即停止打钻,加强通风,进行处理或撤出相关范围内人员。,掘进时必须保证工作面前方探孔深度不小于5m,否则不得掘进。,学习“一通三防”有关规定要求,严格按章作业。:主斜井安装拖带滚筒安全措施43_移动文库http://m./doc/
预防冒顶及冒顶处理安全技术措施4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