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写景片段解读及教学设计.docx寻找诗意的密码——《三顾茅庐》写景片段解读及教学设计口徐洪权【重点段解读】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三顾茅庐》第3自然段中的文字。课后练习第5题作出了这样的要求认真读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由编者意图可见,引领学生品味写景文字并学会仿写是教学本课的核心目标之。写景文字只有区区两句,但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独特的表述洋溢着盎然的诗意,可谓简约而不简单。从内容看所写景物只有四种山冈松林溪流…‘竹林,但有山有水,可以引发我们无穷联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同时还有松有竹,岁寒三友占其二。这些景物无不积淀着深厚的中理想代表的出场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描写景物的词语只有8个那里蜿蜒起伏几片疏疏朗朗潺潺清澈见底茂密青翠欲滴。但它们却从方位、形状、数量、疏密、声音、透明度、颜色等方面对景物的特点分别予以介绍,和而不同。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句耐人寻味的妙喻又将景和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形式看这段写景文字先介绍景物的主体山冈,然后再介绍局部的松林、溪流、竹林。在描写这四种景物特点时,采用什么的景物怎么样的句式,整齐优美,朗朗上口,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教学设计】一、亲近美景感悟意蕴 1师。同学们,《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详写了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充分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本文的人物描写让我们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我们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发现它虽然只有区区64个字,却很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2师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描写了哪几样景物?它们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生答,师板书山水松竹 3师小结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古人还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山和水的背后分明隐藏着个人,这人是仁者和智者的化身。这里有松有竹,岁寒三友占其二,仿佛又暗示了这位世外高人品性的高洁。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二、破解密码积累内化 1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文中的这些词语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物的呢? 2师小结。描写景物的词语虽然只有那里蜿蜒起伏几片疏疏朗朗潺潺清澈见底茂密青翠欲滴等8个,然而却从方位、形状、数量、疏密、声音、透明度、颜色等方面分别予以介绍,真是简约而不简单啊。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3师4处景物,8个词语就让我们浮想联翩,身临其境。其实妙处还不止于此,描写山冈、松林、溪流、竹林的句式还有共同点呢,你发现了没有? 4师最后一句景色秀丽宜人也不简单,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吗? 5师如果老师把这些景物和描写它们的词语去掉,你还能把它们回忆出来吗? 三、链接生活仿写迁移 1师这样的句式不仅可以描写隆中的美景,也可以描写其他地方的景物,比如山冈、湖泊、田野、小溪……拿起笔来吧,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2阅读交流学生的仿写片段。从有没有选取代表性景物、有没有抓住不同的特点、用词美不美等方面评析。附学生作品我们来到了玄武湖公园,只见那里的湖面波光粼粼,好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铜镜。湖上几只游船你追我赶,两岸的柳枝随风
《三顾茅庐》写景片段解读及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