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鼻咽癌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预防和治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鼻咽癌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并发症;口腔干燥
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能保留患者的容貌和功能,又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故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起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鼻咽癌,放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鼻咽癌放疗后5年存活率可达80%左右,提高疗效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所关注的问题。永久性口腔干燥是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和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食欲,吞咽困难甚至影响说话功能)。笔者对预防口腔干燥作一综述。
1 放疗期间唾液保护剂
涎腺组织对放射敏感性高,易受损伤且不可逆,因此医师在放疗期间积极寻求一种方法保护唾液组织免受放射损伤,一个可能的唾液腺保护措施是在放疗期间用匹罗卡品和其他催涎剂,其具体的生物保护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一项RTOG(97-07)的Ⅲ期临床随机对照研究[1]评价了放疗期间使用匹罗卡品疗效,共245例患者被随机分成匹罗卡品组和安慰剂组,选择患者主要唾液腺50%体积接收≥50Gy照射,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唾液分泌量,结果显示在非刺激情况下匹罗卡品组平均唾液流量高于安慰剂组,但两组腮腺在刺激情况下唾液流量差异无显著性。匹罗卡品组可降低放疗引起的口腔干燥症状,但没有减轻口腔黏膜炎程度,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根据口腔干燥和黏膜炎评价)没有显著差别,提示唾液分泌量和患者的主观的口干症状无明显相关性。但另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2]显示,放疗期间应用匹罗卡品患者的舒适性和口腔干燥相关症状大大好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与唾液生成量和口腔干燥程度有相关性,提示放疗期间用匹罗卡品改善了唾液腺分泌量,减轻放疗副反应。

阿米福丁(巯基化合物)是放射防护的代表性药物,对正常组织的防护作用主要是药物能快速主动进入正常组织,进入肿瘤则相对缓慢,阿米福丁对造血系统、胃肠道壁,尤其唾液腺有很好的防护作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3]评价放疗期间使用阿米福丁对口腔干燥发生率和肿瘤控制率的影响,随访2年, 阿米福丁能明显降低2级或2级以上口腔干燥症发生率(P=),非刺激情况下唾液分泌量明显较对照组高(P=),在放疗后24个月通过问卷调查表明,阿米福丁明显降低口腔干燥评分(P<)。阿米福丁显著减少了口腔干燥的发生率,而阿米福丁组与对照组间的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Antonadou等[4]报道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时接受阿米福丁,可降低急性黏膜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吞咽困难,缩短放疗时间(较少因放疗反应中断);阿米福丁组和对照组在放疗后3个月2度口腔干燥发生率为27%、%(P=),%、%(P=);%的患者完成放疗,%(P=),局部控制率方面两组无差别。有报道[5],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接受阿米福丁在放疗结束6个月后2级及以上晚期口腔干燥有明显差别(P=),但远期口腔干燥的发生率差别不显著;用阿米福丁3次/周和5次/周相比在口腔干燥改善方面没有显著差别。主要副反应是恶心和呕吐,28%患者在放疗结束前放弃阿米福丁。

阿米福丁的静脉给药在唾液腺的保护作用方面已经被证明,然而

鼻咽癌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预防和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