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控制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的疗效观察
作者:沈桂芳刘晓鸣邓星强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控制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对本病治疗的意义。方法 86例确诊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2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控制组针对性控制饮食,观察2组间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控制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症状复发率下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对性控制饮食,有助于缩短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程,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饮食治疗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侵犯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为主的系统性血管炎,小儿常见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多种致敏因素可诱发本病,包括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预防接种等均可使具有过敏素质者发生本病。为探讨饮食控制与本病治疗的相关关系,对我院86例住院治疗HSP患儿进行了分组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及分组 86例2001年3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HSP患儿。其中单纯皮肤型10例,混合型(除皮肤症状外,出现关节、胃肠道及肾脏等损害者)76例。以上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1]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A组为试验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13岁;其中单纯型6例,混合型42例。B组为对照组38例, 男20例,女18例;~14岁;其中单纯型4例,混合型34例。2组在年龄、性别、分型上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医疗诊断有限公司生产的过敏原检测仪,定量检测人血清中过敏原(包括鸡蛋、牛奶、鱼、虾、肉、花生及黄豆等十余种)特异性IgE抗体,按操作要求操作。A组患儿除禁食鱼、虾、肉、蛋奶类外,再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IgE抗体增高为阳性),有针对性地控制饮食,分别禁食豆类、菌类、蔬菜、水果及调料等,每日3餐均以米饭、面条、馒头、稀粥加糖或盐适量食用,饮温开水。同时给予常规疗法如防止感染,口服扑尔敏、赛庚啶、维生素C、潘生丁等,对混合型酌情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待腹痛、关节痛消失,无新的皮肤紫癜出现,然后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饮食开始增加蔬菜或水果,从少量开始(50 g),2日内病情无反复,再添加另一种蔬菜或水果。添加蔬菜或水果的过程中如病情有反复,应停止食用,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开始。B组患儿只禁食鱼、虾、肉、蛋类食物。其他食物不限,常规疗法同A组。
观察指标记录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住院天数。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见表1。表1 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的频数分布
2组患儿复发率比较见表2。2组患儿均随访至出院后1月。A组与B组比较,复发率明显降低(P<)。皮肤紫癜复发16例,其中A组2例、B组9例于住院后12~18天复发;A组1例、B组4例于出院后4~10天复发;腹痛复发12例,A组2例、B组7例于住院后7~10天复发;B组3例于出院后13~18天复发。B组蛋白尿1例、关节痛1例于出院后3~15天复发。表2 2组患儿临床症状复发率
2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A组住院时间9~27天,平均为(±)天,B组住院时间 25~55天,平均为(±)天,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针对性控制过敏性紫癜患儿饮食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