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理学地地总结.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理学总结绪论1、药物(drug)——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分为: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生物制品。2、药物来源:天然(动植物、矿物)、合成(全合成、半合成、基因工程)3、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药物代谢动力学(ics),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的基本规律。两者同时进行,相互联系。4、药物、食物、毒物(poison)间无绝对界限。5、药品指加工成某一剂型,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药物。6、新药: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其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三步,即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售后调研(后两者即临床I、II、III、IV期试验)。药物作用基本规律1、药物的分子特性:分子量多在100~1000,有一定脂溶性和水溶性。2、药理作用的性质(1)药物作用(drugaction)——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初始作用(直接作用)。(2)药物效应(drugeffect)——由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器官功能的改变(间接作用)。3、兴奋与抑制(1)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stimulationorexcitation)。引起兴奋作用的药物称兴奋药(stimulatorsorexcitants)。(2)使机体功能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depressionorinhibition)。引起抑制作用的药物称抑制药(depressantsorinhibitors)。4、药物作用方式(1)药物未吸收入血流之前在用药部位出现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localaction)(2)当药物吸收入血流后分布到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absorptiveaction)或全身作用(generalaction)、系统作用(systemicaction)。5、药物作用(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药物吸收后对某组织器官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作用很弱或几无作用。选择性是多数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取决于:、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组织结构的差异;(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的差异;。总之,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药理活性较强,使用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应用针对性差,不良反应较多,但作用范围广。(2)(therapeuticaction):符合治疗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包括对因治疗(etiologicaltreatment,即治本)、对症治疗(symptomatictreatment,即治标)以及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therapy)。(untowardreaction/adversereaction):与防治目的无关甚至有害的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等。副作用(sideeffectorsidereaction):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引起的与防治疾病的目的无关的作用。特点:药物固有的作用,可以预料,难以避免。产生的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指药物过量或久用产生严重的功能紊乱、组织损伤的作用,机体在某些特殊状态及联合用药时也容易发生。包括急性中毒(acutetoxicity)与慢性中毒(chronictoxicity)。过敏反应(allergicreaction)又称变态反应:是指个别特异质机体接触某些药物时所引起的病理性异常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与特异质有关,与药物的剂量无关。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仍残存的生物效应。继发反应(secondaryreaction):是继发于治疗作用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又称药源性疾病。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导致病情恶化。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超敏或极不敏感。依赖性(dependence):包括生理依赖性(physicaldependence),即成瘾性:是指长期用药停药后有戒断症状。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dependence),即习惯性:是指长期用药停药后有继续用药的欲望。三致: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与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受体理论1、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

-药理学地地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642 KB
  • 时间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