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60例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6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痉挛患者分为经筋刺法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3周后,以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风/针灸疗法;肌痉挛状态/针灸效应;十二经筋
在中风偏瘫的恢复过程中,痉挛是关系到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如何有效地抑制痉挛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临床上用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患者,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偏瘫痉挛肢体进行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计分,观察本法对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年龄在50岁以上;(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中风病诊断标准[1];(3)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为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12纳入标准[2]
(1)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2)Brunnstrom脑卒中分级为Ⅱ~Ⅳ级。(3)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定痉挛状态0级以上,其中0级(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为肌张力正常,1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和1+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前1/2 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为轻度痉挛,2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为中度痉挛,3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和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为重度痉挛。(4)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
13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
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分为风痰阻络、肝阳上亢、气虚血瘀及阴虚风动4型。
14排除标准
既往有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影响运动功能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有精神病史者;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脑血管病者。
15一般资料
60例入选患者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在遵循严格的纳入标准基础上,按入院先后顺序,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经筋刺法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病性、发病次数、中医证型及临床用药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6治疗方法
161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3]。主穴:在痉挛状态患侧上肢取肘关节,下肢取膝关节,于关节附近的肌腱两侧找压痛点,上肢以肱二头肌腱为主,下肢主要是以半膜肌腱、半腱肌腱、缝匠肌肌腱及股四头肌内侧头为主,以痛为腧。经筋刺法:取穴后,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状态60例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