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艺术系
教学要求
考核办法:
1)出勤率:30%
2)考试:70%
教学纪律:
不迟到、不早退
课堂上除了笔、书、本等学习用具之外,一律不准放其他物品。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共十周课,每周3学时。
初期:从发端到一、二十年代(1905-1931)
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1931-1936)
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1945-1949)
十七年中国电影(1949-1966)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1976)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开端(1976-1983)
精英文化背景中的中国电影(1984-1987)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1988-1996)
21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1996-2001)
10、21世纪之初的中国电影(2001-2005)
第一章:初期:从发端到一、二十年代(1905-1931)
1905年摄制戏曲片《定军山》, 是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由任景丰开办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该片是一部无声的, 纯粹对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做纪录式的摄制。片长两本,约20分钟。成为中国电影的开端之作。中国电影史也是从这里算起。
其主要特点是:
符合默片时期的对动作的观赏需求。不同于国外的追逐、打闹、劫案之类的动作题材影片,而选取表现三国名将黄忠的武功戏, 这样一种以动作见长, 造型见长的节目,自然很适合默片来表现.。
2. 自觉的将国粹京剧与新兴的电影艺术结合起来, 无意间使中国的电影一问世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一章:初期:从发端到一、二十年代(1905-1931)
1909年,中国最早的影戏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成立。由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投资经营。
他一边经营放映业,一边拍摄影片。《中国》、《不幸儿》、《西太后》(传闻)等
香港的第一部影片《偷烧鸭》也是他的作品。
亚细亚影戏公司转手给依什尔,从而将张石川、郑正秋引入中国电影。
《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由新民公司出品。此外还拍摄了《活无常》等十多部短片。
第一章:初期:从发端到一、二十年代(1905-1931)
1913年,华美影片公司:《庄子试妻》。严珊珊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女演员。
1916年,张石川与管海峰等人合作,在徐家汇创办“幻仙”影片公司,拍摄了《黑籍冤魂》
建立和发展中的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多种尝试中,都与外国资本有从属关系,和依赖性,也是中电影资本从外国资本的控制转向本国资本经营的一种过渡形式。
商务活动影片部是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开端。
第一章:初期:从发端到一、二十年代(1905-1931)
明星影片公司及其作品
1)《掷果缘》:是迄今海内外能够看到的, 保存最完整的影片, 片长三本, 放映约半个小时。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摄制。该片的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他们也是明星公司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代导演。(放映影片)
影片的主要特色是: 1. 注意从生活出发,能给观众一些现实体验和感受。取材也趋向市井生活。2 诙谐夸张的喜剧形式。喜剧笑料的来源也贴近生活, 新鲜有趣, 有一定的生活依据。3. 影片具有恋爱自由的新思想。这在二十年代是比较新鲜的, 有社会意义的。
第一章:初期:从发端到一、二十年代(1905-1931)
2)《孤儿救祖记》是第一部完整的实现郑正秋创作思想的电影作品。也是第一部在商业上和艺术上获得双重成功的影片。确立了今后该公司创作长篇正剧为主要方向。
这部影片的主要成就在于:A、剧作内涵和社会思潮相应和;B、编剧技巧借鉴了中国传统叙事手法。C、银幕上的视觉语言也达到当时的最高成就。
第一章:初期:从发端到一、二十年代(1905-1931)
从1905-到1921年的“商务”等独立小公司的出现, 历时十五六年,总共拍摄将近90部,其中戏曲片13部,新闻片12部,纪录片21部,科教片7部,滑稽短片28部,及长短故事片6部。可见中国电影的早期就建立了影片种类的基本框架。
各个电影公司的出现:“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大中华百合”、“天一”等。
创作人员的来源:接受过较长时期的旧文化熏陶、同时又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剧艺人和小说家;二是受过西方高等教育或接受“五四”洗礼归国学生。
第一章:初期:从发端到一、二十年代(1905-1931)
由艺术探索到商业竞争
1、郑正秋、张石川的“热闹型”和洪深、但杜宇、史东山“冷隽型”美学形态。
2、当时的电影市场状态:“卖方市场”;民族资本的弱势;南洋市场的开发。
3、商业类型片的出现:“古装片”与《西厢记》、“武侠片”与《大侠甘凤池》、“神怪片”与《火烧红莲寺》。
4、商业压力下的民族电影的后果。
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课程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