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庄中学范瑞娜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同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趣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道,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2、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等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 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等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到多媒体上显示的“读书”二字,你会想到哪些名言? 导语:“书香满园,学以正身”是课外阅读课的宗旨。阅读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构建其高尚而充实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不断的阅读中,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希望同学们成为终身爱阅读,终身爱学习的人,能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2、基本做法: ①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有20分钟课外阅读时间。 ②保证课外阅读量。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不能少于每年80万字。 ③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积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多媒体显示) 二、阅读鉴赏。1、以图片导入《海底两万里》 2、介绍科幻小说及其特点。(多媒体显示) 3、介绍作者凡尔纳。(多媒体显示) 4、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5、阅读欣赏。(1)精彩片段欣赏,学生小组交流、课上分享。 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 (2)幻想与现实的联系 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预设:幻想变成现实:电力做动力的潜艇=现在的核动力潜艇用空气压缩的枪发射带电的子弹=现在的电击枪,还有潜水艇、电能、完善的潜水设备…… 关系: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三、归纳总结 师:从刚才同学的赏析中你能归纳出这部小说的特点吗? 学生归纳,教师作预设性总结: (1)科学:①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识,一一体现了出来。 ②为我们介绍了丰富的海底知识,如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和海带,斑驳密集的珊瑚王国等。 (2)幻想:本书写于1870年,那时世界上还未研制出潜水艇,海底世界到底如何无人知晓,本书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幻想出尼摩船长研制了潜水艇并带阿龙纳斯教授一行游览了长达两万里的海底世界,观赏到海底五彩缤纷的美景。而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研制出真实的潜水艇。 四、
海底两万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