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使至塞上》习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3、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4、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以内)5、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6、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7、翻译。(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参考答案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2、燕然3、“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5、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是春天的景物特征。)6、A(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7、(1)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2)我如蓬草随风

《使至塞上》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8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