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270-2011内容简介
浙江省消防总队王伶剑
2012年3月6日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规范主编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
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消防研究所,北京、上海、湖南、陕西、甘肃等公安消防总队和有代表性的工程公司、科研院所。
2011年6月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制订的背景
编制思路
规范条文介绍
制订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改、扩建项目大量增加。但是,由于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法规标准不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技术措施不完备,违章实施动火作业、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足、临时建筑防火性能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频发。
制订的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建筑工地火灾7106起,死亡26人,受伤32人,(注:以上数据不包括上海教师公寓火灾)。特别是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火灾,造成58人死亡,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多次指示要认真吸取火灾教训,预防此类火灾发生。
在此背景下,为填补施工现场无消防技术规范的空白. 由公安部和建设部组织制订了该国家标准,为保障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编制思路
编制思路:
1、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布局提出要求,包括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道的布置;
2、对临时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建筑规模、安全疏散等方面提出要求;
3、对施工现场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提出要求;
4、对施工现场中容易引发火灾的动火作业和易燃可燃材料的管理提出技术性管理要求。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技术规范》简介
本规范共分6章,87条,其中强制条文12条(款)。
6章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总平面布局,4、建筑防火,5、临时消防设施,6、防火管理。
从规范章节看,本规范是集防火技术与安全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规范,重点解决施工现场在消防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问题。
一、总则
本章主要对制订规范的目的、规范的适用范围,以及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应当遵循的原则作出规定,共4条。
(一)关于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
这里的各类建设工程主要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和既有建筑改造等施工现场,但不适用于线路管道工程、拆除工程、布展工程、临时工程等施工现场。
一、总则
(二)关于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应当遵循的原则: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适用。
此条的含义:1、施工现场应当从自防自救的原则出发,积极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2、防火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实用等多方面因素,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适用。
二、术语
本章重点对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通道、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等5个在本规范中多次出现的名词作出解释。
临时用房: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宿舍、厨房操作间、食堂、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库房等。
临时设施:在施工现场建造的,为建设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非永久性设施,包括围墙、大门、临时道路、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作业棚、机具棚、贮水池及临时给排水、供电、供热管线等。
准确掌握这些术语的定义,有助于正确执行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施工规范宣贯(设计单位宣贯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