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我为你骄傲祖国给我新生,我为祖国骄傲主人公:聂庆有,男,现年76岁。1933年生于北平门头沟,1949年9月在政务院财政部参加工作,1958年起在调入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简称西南二物)从事油气勘探工作直至1993年退休。我出生在老北京门头沟西斋堂村的一个贫苦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前,父亲靠做点小买卖、母亲靠给别人洗衣服,艰难地养育着我们5个兄弟姐妹,生活虽然十分艰苦,却也一家老小平安。可是,就在我5岁那年,日本侵略者纵火烧了我家的一切,我们一家无处栖身,在兵荒马乱中开始流浪。父母在一头毛驴背上搭了两个柳条筐,二哥骑在驴背上,我和三哥一人蜷缩在一个筐里,去投奔出嫁在北平城里的大姐。姐夫只是个普通职员,他那微薄的薪水无论如何也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口。那时候物价涨得厉害,有几次我跟母亲去买面粉,一大麻袋金圆券买回的面粉半袋都不到,价格早上比晚上就要涨好几倍。为了活下去,大哥去给中药铺当学徒,二哥干起了挖煤的重活。不久,大哥得了严重的肺病,因为没钱医治,他很快离我们而去……失去了大哥,家的日子更加艰难,小学4年级的我也不能继续上学了。那些日子里,父母给我的任务是拿着盆盆罐罐在各个大街小巷寻找施粥棚,加入长长的饥民队伍等待施舍。把那照得出人影的稀粥端回家后,我还要匆匆去菜市场捡些别人扔下的黄菜叶,交给母亲加工成我们的午饭或晚饭。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过的就是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乞讨般的生活。16岁那年,我和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去了前门大街,欢迎和平接收北京的人民解放军。少不更事的我当时只觉得激动鼓舞,并没想到人生的最大转机会随此而来。开国大典前夕,通过我的一位解放军叔叔介绍,1949年9月28日,我被新中国政务院财政部录用了。那时候实行供给制,我每月能领到80斤小米价值的工资,每年能领到一套单衣,每两年能领到一套棉衣。自从进入北平以来,我还从来没有过过这种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啊。我切身感受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看到那些老八路的革命作风,听他们讲革命的故事,我很受感动,深受教育。工作虽然很多很累,但回想起旧社会的那些悲惨情景,内心充满幸福,领导给安排的每一项任务,我都心甘情愿地接受,又快又好地完成。更令我高兴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免费进入了国家直属机关业余学校学习。儿时过早辍学的我,在解放前那些异常困难的岁月里无时无刻不在做着的求学梦,终于得以继续了。人的精神力量不得了啊。那时我白天上班,晚上跑十几里路去学习,回来还要复习、作业到深夜。1952年,财政部机关在180多名勤杂人员中选拔5名干部,我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工作业绩突出名列其中,进入干部司司长办公室做文秘工作。后来,在地质部东北石油物探大队(注:西南二物前身)工作期间,我又攻读了东北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函授班,使自己的知识又上了一个台阶。1956年,我从报纸上看见了新中国石油紧缺的消息,当即下定了要做一名石油工人,为新中国石油事业出一份力的决心。经再三申请,我如愿地进入了地质部中匈技术合作队(注:西南二物前身),参加了发现大庆油田的松辽平原石油大会战,投身到了新中国找油找气的伟大洪流中。从此,我和同事们转战大江南北,驰骋长城内外,查明了一个个含油气
祖国我为你骄傲 祖国给我新生,我为祖国骄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