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操作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锅炉概述 1一、结构简介 1二、性能特点 3 第二部分锅炉点火及运行 4一、烘炉、煮炉前的检查 4二、烘炉程序 4三、煮炉程序 6四、锅炉点火运行前的检查工作 8五、点火 14六、升温 15七、锅炉运行程序 16八、炉排运行程序 20九、调整安全阀 22十、锅炉排污 22十一、锅炉吹灰 24十二、停炉程序 25第三部分锅炉检查、保养 26一、日常检查与保养 27二、定期检查与保养 27年度检查保养 28四、停炉保存 29第一部分锅炉概述一、结构简介:DC系列锅炉是从澳大利亚马克西塞姆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引进全套技术、生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锅炉。锅炉分为两大部分,即上部锅炉本体、下部鳞片式链条炉排,这两大件及炉排左侧立式高支承架在基础上就位后连接配套辅机,安装管道、阀门、仪表,然后接通水、电即可投入运行。(一)结构特点:“D”型布置,从锅炉前部看,右侧上部为炉膛、下部为燃烧设备,左侧上部为对流管束本体、下部为立式高支承架、落灰斗及螺旋除灰机。,水冷壁下部与前、后、左、右集箱相连通,炉膛左侧后部为烟气出口,烟气经180。转弯进入转向烟室,再流向炉体前部进入对流管柬,一次冲刷对流管束排出炉体。在对流管束中沉降的烟尘落到落灰斗中,再由螺旋除灰机输送到出渣机内。若炉膛中带后拱,则烟气从后拱上方进入燃尽室,再由燃尽室左侧后部出口进入转向烟室。,一次风从炉排右侧空气总风箱底部进入,由总风箱分配到各个横向风道,再由风道进入各个风室。炉链采用后轴驱动。,经煤闸门进入前拱下方,进行着火燃烧,在炉膛中部达到旺盛燃烧,炉渣从炉排后部排入出渣机槽内,由出渣机排出炉体。,然后分别进入前、后二次风室,经炉膛前后拱上的喷嘴吹入炉膛,满足炉膛内可燃物的空间燃烧。若有后拱,炉膛中不设置后二次风。(二)各系统的流程图::系统回水→循环泵→下锅筒→导水管→集箱→上升管(水冷壁管)→上锅筒→出水阀2.→次风系统流程:冷空气→鼓风机→(空预器)→(热风道)→炉排侧面空气箱→调风门→风室→炉排及表面煤层→:.烟气→转向烟室→(空预器)→除尘器→引风机→烟囱煤闸门燃烧灰渣→挡渣装置→渣坑→除渣机↓↓燃料→煤斗→炉膛→飞灰→对流段→落灰斗→螺旋除灰机→渣坑漏煤漏灰→风室→冲洗区→渣坑→:冷空气→二次风机→二次风外部风道→二次风内部风道→前部(后部)喷嘴→炉膛(三)DC系列锅炉型号说明:例如::表示额定热功率为“14MW”DC:表示“D”型燃煤锅炉HW:表示“热水锅炉”1000:表示额定工作压力为“1000KPa”二、性能特点:l、本锅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外形美观大方,锅炉房只需单层布置,可大大减少土建投资。2、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采用绝热效果强的岩棉板保温层,炉体外部用钢板包装,利用空气隔热层等技术使炉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隔热性能好,密封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等多种优点,因而大大地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3、利用二次风使炉膛内火焰充满度好,加强可燃气体的燃烬,可实现向火床双面送风,在不提高过量空气系数的条件下,减少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Q3值,提高锅炉热功效率。4、炉排采用鳞片式链条炉排,密封性和配风均匀性都有较大的改善,炉排的每个风室设有横向风箱,确保沿炉排宽度方向配风均匀。各风室挡板开度有标尺指示,调节精确、灵敏,每个风室的风压用“U”型压力计直接显示,可随时监测风室风压大小。风室之间密封性好,没有窜风现象,能很好的适应链条炉排燃烧特性的要求。5、由于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过剩空气量取得比国内的低,因此风机功率小,耗电少:由于炉膛容积大,对流管束中安装有吹灰器,因此锅炉的烟尘排放低,炉内无积灰,可长期高效运行。6、电气控制按不同用户要求。可繁可简。有微机控制、PC机控制、一般程序控制三种形式可供选择。7、本锅炉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升温升压快,出力足。第二部分锅炉点火及运行一、烘炉、煮炉前的检查:在烘炉和煮炉前必须详细检查锅炉的各零部件,检查项目如下:,检查事项详见“锅炉点火运行前的检查工作之(二)炉排部分的检查”。、引风机、二次风机、除渣机、螺旋除灰机、给水设备等试转要正常。、手孔安装严密,附属零件装置齐全。、回水管路、排污管路均已安装完毕。二、烘炉程序::就是将炉墙缓慢烘干(本锅炉的炉墙主要有前拱、后墙(或后拱)及卫燃带)。新筑的炉墙中有大量水分,如不烘炉就投入运行或烘炉升温掌握不好,水分蒸发太快,产生大量水
锅炉操作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