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画像石祥瑞图像研究.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汉画像石祥瑞图像研究
姓名:李晨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艺术学
指导教师:万书元
20090107
中文摘要汉画像石祥瑞图像是指祥瑞思想在汉画像石上的形象表现。祥瑞图像始终是汉画像石的重要表现题材,其产生可以归因于汉代祥瑞思想的泛滥以及丧葬礼俗与墓葬形制的变化。为阐明图像的深层含义,研究汉画像石祥瑞图像可以而且应该采用图像学的方法,即解读单个祥瑞图像并复原其图像程序。由于多数画像石祥瑞图像在古代相关文献中也有记载,因此其内涵可以通过两者的互证得到阐释。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出,祥瑞图像配置在画像石墓的墓门、墓顶、侧壁、后壁等不同位置时有不同的图像学意义,并与不同的图像组成有机系统。汉画像石祥瑞图像的产生和题材源于儒家思想,其功能和艺术形式则表现道家思想。此外,汉画像石祥瑞图像还有显著的丧葬文化特征与民俗文化特征。在体现画像石共同艺术特征的同时,它还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汉画像石祥瑞图像形象展示了先秦以来的传统文化,开启了祥瑞文化图像化的先河。总之,汉画像石祥瑞图像内涵丰富、背景广阔,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丶蔿汉画像石;祥瑞;图像学;文化学
觯琹“胁,,比晌玎删胁,Ⅱ瓹籺砌脬騠胁珂∥,砌咿■渤月∥耐耙艴仕,;籆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琫’琫騪,,
研究生签名:证导师签名:互姿茎/日研究生签名:收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期:毫丕弓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日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ㄒ缘缱有畔⑿问娇论文的全部内容或中、英文摘要等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ㄒ缘缱有畔⑿问娇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绪论一、研究范围汉画像石是汉代社会的形象展示,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祥瑞图像题材虽不及现实生活或人物故事题材常见,但数量也颇为可观,对汉代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习俗都有所展现,内涵丰富,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研究展开之前,应当明确祥瑞的概念,界定汉画像石祥瑞图像的范围。学者们对祥瑞的定义不尽相同:巫鸿认为祥瑞是汉代人认为代表“上天垂象”的某些自然现象,祥瑞的出现意味着当朝皇帝英明睿智、治国有方。∞张道~指出,“祥瑞”一词,也就是吉祥符瑞,或者说是吉祥的征兆。罾李发林则认为祥瑞一般是罕见而美好的东西和现象。陨瞎鄣愀饔长短,分别从一定的角度说明了祥瑞的特征,但祥瑞真正的含义应当从古代文献中去寻找。西汉董仲舒在其代表作《春秋繁露》中说,祥瑞“受命之符是也”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祥,福也”,“瑞,以玉为信也”,“引申为祥瑞者亦谓感召若符节也”4送猓捍芳中也有大量关于祥瑞的记载,多为对皇帝统治的赞美,“祥瑞”这一词条也多次出现,如《汉书·郊祀志》:“祥瑞未著,咎徵乃臻”。综上,祥瑞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一、与灾异相反,是正面的征兆;二、与政治统治有关,罕见而美好。文献所载祥瑞与汉画像石所见祥瑞的互证能够说明汉画像石祥瑞图像的内涵。汉画像石是祥瑞的形象展示,可以说是文献所载祥瑞的图像化。汉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祥瑞多数可以在汉画像石中找到对应的形象。如山东嘉祥武梁祠的屋顶画像石集中展示了至少二十四种祥瑞图像,并且附有榜题,其文本内容与《宋书·符瑞志》的相关部分完全一致或仅有微小差别,尽管《宋书》的成书时间晚于武梁祠,但二者的文本极有可能同源于已散佚的汉代文本。因此,本文把汉画像石祥瑞图像定义为祥瑞思想在汉画像石上的形象表现。有关神仙世界的图像虽有祥瑞意义,但古典文献中并未将其作为祥瑞记载,因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灾异等征兆图像同样没有纳入本文研究范围,而且它也从未在汉代艺术中流行,仅在通常被称作祥瑞石的武梁祠屋顶画像石有几处孤例。二、研究现状就现存资料来看,对汉画像石包括祥瑞图像的记载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济水》,其中提到汉荆州刺史李刚墓:“雕刻为君臣官属,龟龙麟凤之文,飞禽走兽之像。”只是记录,并未对其分析考证,而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连记录也付阙如。直到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与洪适的《隶释》对汉画像石及相关内容作了文字记录并进行简单分析,洪适的《隶续》甚至有对画像石的摹刻,并对画像内容作出评论。然而

汉画像石祥瑞图像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err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