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图南未可料 变化有鲲鹏.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建于1965年,占地14000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教职工73人,省首批标准化先进校。学校位于齐齐哈尔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影响力的鹤城名校。在四十八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历任校长、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者”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真,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办学目标;达成了“为学生的一生精心设计,为民族的复兴无私奉献”的办学共识;树立了“千教万教教会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的行动宗旨。龙沙小学拥有一个充满朝气、具有锐气、彰显灵气的教师群体,是每一位龙沙人默默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传承了一代代的接力棒。朴实的龙沙人用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性格、睿智的思维、创新的方式绘就了一幅幅龙沙小学发展的巨著宏篇。龙沙小学成为享誉鹤城,扬名省内外的一所名校。掀开每一次进步的印痕,寻找发展的每一个足迹,我们自豪地发现,龙沙小学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执着的龙沙人时时居安思危、处处寻求挑战、人人努力思变。一、挑战传统羁绊——思想实现“裂变”。实现信息的交互传递,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做到足不出户知天下,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受体,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涉猎信息的广泛,教学信息的交互不再是“单声道”。特别是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全体教育工作者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教师亟待实现自我“救赎”,以便从容应对“多声道”的“狂轰滥炸”。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龙沙小学的教师团队敏锐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科学地诊断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支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不再以“名校、名师”自居,纷纷主动查找自己的“系统漏洞”,从根源上切实认识到,因循守旧将停滞不前,固步自封必被历史洪流淹没。迎接挑战的最好办法就是——每一个人都能主动实现“质变”,先一步用信息技术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用信息技术弥补我们的“认识盲区”,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我们的校本研修,只有这样才会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实现了龙沙教师团队思想的“裂变”。二、大胆尝试应用——行为实现“聚变”。有了思想上的“裂变”,龙沙小学的“有识之士”便积极主张借助网络教研,改变同伴的学习方式,使同伴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富有创新思想的龙沙教师,沉浸在网络研修的行动研究之中,一个带动一组,一组带动一批,一批带动一校,从而实现了行为研究的“聚变”。我校以省市小学教育论坛和新浪UC“小学教研在线”为载体,于2008年开办了“龙沙小学教师沙龙博客”,至今已发表博文近5000篇,点击率十几万次。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方法。。浏览已成为龙沙教师每日的“必修课”。每个教师每天主动浏览学校的教师博客平台,及时上传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反思与困惑、学习感悟、研修心得、教研活动纪实,与每一位同伴分享来自于行为实践的点点滴滴,给同伴启迪与借鉴,达到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我们在博客上转发专家的课堂实录和教育理念,引导大家进行解读。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上传到博客中,以跟帖、回帖的方式与同行展开讨论。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在线研讨,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网友。借助网络教研,我们的教

图南未可料 变化有鲲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