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制度
一、军衔制度的来源和发展
二、认识军衔(以中国07为例)
三、军衔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军衔制度的来源和发展
源地:中世纪的西欧
1、雇佣军商业社会的发展
2、军队规模;作战规模和频率的增大
3、军队战斗力和荣誉感的提升
1、雇佣军商业社会的发展
骑士阶层的衰落——盾牌钱代役制
征兵的多元化
契约制的军队出现——职业军人
按劳绩战功获得军官职位
被选拔上来的这些非贵族的指挥官,由于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社会的保障,于是,这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们,强烈要求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
2、军队规模、作战规模和频率的增大
国家控制能力的增强中央权力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对外作战的需求——军队规模数量增加——军队管理制度革新
是政治统一、资本经济发展、西方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过程中的结果。
中国古代军人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有一套独特的武职官员等级制度。
秦汉时期,官员的等级称“石”。魏晋以后,官员的等级称“品”,多数朝代的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18级(每品分正、从两级)。唐宋时期,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32级。隋唐以后,在品之外还设有“武阶”。阶数多少各朝不等,多者45阶,少则18阶,每阶均有等级称号,如骠骑大将军、昭武校尉、陪戎副尉等。以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冠服佩饰标志官员的品阶,是中国古代武阶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武职官员的等级制度已趋完善。
清朝末年,清政府参仿西方军事制度,实行营制改革。
军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