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的模式中部崛起的模式摘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部地区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喜人局面。据统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区GDP占全国比重达19%,扭转了自2004年起持续的态势,工业生产连创佳绩,%,在四大地区中增长最快。从总体上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已实现了良好的开局。中部地区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任务艰巨而时间紧迫。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需要进一步廓清思路,抓住重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和中部地区的实际出发,要切实把握好如下几个关键方面。第一,要把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主要支撑。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产业、科教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和优势,基于这些特点和优势,中央提出,要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这不仅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主要支撑。必须把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一是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2006~2008年中部发展蓝皮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出版之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收到宝贵的建议,这给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为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定期出版的理论文集。着重反映中国中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汇集这个方面的优秀成果。《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第一部分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评价报告;第二部分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含中部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中部工业与产业集群、中部资源与生态经济、中部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栏目、第三部分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大事记等。正文中国中部包括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这六个省份地处中国中部,是中国发展最晚,也是现代中国最落后的地区。振兴中国,中部的发展是必要的。而今东部经济已有长足发展,经济实力雄厚,东北老工业区有一定的重工业基础,经济不差。西部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逐渐富裕。最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中部的政策。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六省对中部崛起战略非常拥护,并报有很高期望。中部六省希望中央加大对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中部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主产区,支持中部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中部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中部解决交通设施的薄弱环节,支持中部治理生态和环境,支持中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支持中部减轻财政负担。但是,中部没有沿海以及西部的某些地区的地理资源优势。因此,我认为中部暂时无法发展比如东北的重工业产业,也不能很好的发展对外商贸以及一些金融投资产业。但是我认为中部有两块地方时其发展道路上的亮点,一·文化;二·旅游。因为中国古代历史姻缘,与海打的交道并不多。所以沿海并没有多么大的发展优势,事实上根本不如内地,也就是现在的中部,因而中部自古就是中国文化,商业,政治的发展繁荣之地。所以,中部地区发展以旅游为主的文化产业将会是不错的选择。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区域环境的本底条件、人类活动影响以及区域自净能力大小等。从系统要素分解的角度看,区域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地、生物及其匹配情况。因此,本报告在区域环境支持水平指标体系结构构建中充分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性和资料可获得的前提下,选取了废水排放密度、废气排放密度、固体废物产生密度、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森林覆盖率五个指标来描述,分别从水、大气、土地和生物等角度来评价。表1-19反映的是中部地区及各省环境支持水平的五个指标在基期和末期的具体数值,从总体情况看,中部地区及各省的环境污染压力增大和环境条件改善同时并存。首先,从废水排放密度指标看,除了湖北和湖南两省,中部地区其他四省的废水排放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表明这些地区废水排放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是加大的,尤其是在工业化进程下的河南省废水排放密度数值较大;其次,从废气排放密度指标看,不仅各省的废气排放密度呈现加大趋势,而且增长幅度很大,如安徽省增长率达到146%以上,湖南和江西两省,它们的增长率都在90%以上;第三,从固体废物产生密度指标看,产生密度最大的省份是山西、河南和江西三省,增长幅度最大省份则是河南、安徽和湖南三省,增长率都在65%以上;第四,从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指标看,河南、湖北和湖南省的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较大,而山西、江西和河南的单位耕地面积化
中部崛起的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