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沿程[1]_905101805水力学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实验指示书沿程水头损失量测实验原理简介对于通过直径不变的圆管的恒定水流,沿程水头损失为:,即上下游量测断面的比压计读数差。沿程水头损失也常表达为:,称为沿程水头损失系数,l为上下游量测断面之间的管段长度,d为管道直径,v为断面平均流速。若在实验中测得和断面平均流速,则可直接得到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不同流动型态及流区的水流,其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是不同的。层流流动中的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1次方成正比;~。沿程水头损失系数是相对粗糙度与雷诺数的函数,ks为管壁当量粗糙,(其中为水的运动粘滞系数)。圆管层流流动,,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只取决于雷诺数。粗糙圆管紊流流动,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完全由粗糙度决定,与雷诺数无关,此时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紊流粗糙区通常也叫做‘阻力平方区’。在紊流光滑区和紊流粗糙区之间存在过渡区,此时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与雷诺数和粗糙度都有关。粗糙系数n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式中R为管道的水力半径,圆管的水力半径R=d/4,该式适用于紊流粗糙区。实验设备本实验分别在直径不同的玻璃管、细铜管、粗铜管、粗铁管和人工加糙管中进行。由于不同管道中流量和水头损失的数值差别很大,故采用不同的量测方法。各组可按照所选管道,采用相应的设备及量测仪器。本实验对于各种管道均采用比压计(或水银比压计)量测水头损失,流量的量测分别用三角堰、体积法进行。实验设备简图: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会测定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系数的方法。分析圆管恒定流动的水头损失规律,验证在各种情况下沿程水头损失hf与平均流速v的关系以及随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变化规律。根据紊流粗糙区的实验结果,计算实验管壁的粗糙系数n值及管壁当量粗糙ks值,并与莫迪图比较。实验步骤预习实验指示书,认真阅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查阅用测压管量测压强和用体积法或三角堰法量测流量的原理和步骤。开启上下游阀门排气,检查下游阀门全关时,各个测压管水面是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如不平,则需排气调平。核对设备编号,记录所用设备的断面管径、量测段长度、三角堰零点读数等数据。开启下游阀门,流量应先放到最大,待水流恒定后,观察测管水头的变化。量测流量及相应的水头损失,登录到数据表格上。减小阀门开度,重复上述步骤,并按序登录数据。流量的调整逐步由大到小,每改变一次流量需要等待1~2分钟,待水流恒定后再进行量测。水流的紊动使比压计的水面有波动,应记录水面的时均值。检查数据记录表是否有缺漏?是否有某组数据明显地不合理?若有此情况,进行补正。为了提高实验精度,便于分析整理,实验点尽可能多一些。要求改变流量不少于15次。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量测水温,加以平均作为实验水温。实验数据记录仪器编号:有关常数:d=cm,l=cm,三角堰零点读数:0=cm,水温:T=,运动粘滞系数:=cm2/s测次比压计读数三角堰法体积法计算h1(cm)h2(cm)hf(cm)测针读数(cm)堰上水头H(cm)体积V(l)时间T(s)流量Q(m3/s)流速v(m/s)雷诺数Re12实验成果要求绘制hf~v的关系曲线,并确定在不同流动区域中指数关系的m值。在双对数纸上以v为横坐标,以hf为纵坐标,点
07沿程[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