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6 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6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赵菊芳环节1课时目标课题回忆我的母亲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朗读揣摩法、合作探究法、读书指导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母亲具有的优秀品质(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难点)环节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读准字音佃农(diàn) 祖籍(jí)溺死(nì)私塾(shú)衙门(yá)劳碌(lù)妯娌(zhóu)和睦(mù)差役(chāiyì)横蛮(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学生齐读,读准字音,矫正巩固。)理解词语好劳动:劳动好手。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心肠。不仁,不同情别人。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慰勉:安慰勉励。(学生互相提问,合作掌握词语的解释。)【设计意图】通过学案指导,补充相关文体知识,旨在了解学生学情,为学生顺读课文,了解文意扫清障碍。环节3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中共中央送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初读课文,感受这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位母亲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设计意图】朱德的母亲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通过这则消息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和学习好奇心,做到远者近知。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通过学案的提示,圈点勾画重要字词句的阅读方式,快读课文,或合作或自主完成后在班级内展示。)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积极思考,质疑,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信息提取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和概括。(四人一小组讨论完成表格任务,组员之间可以先分工,再合作交流。)时间事迹表现的品质作者小时候(能记忆时起、四五

6 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19-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