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人教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总分人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从昆仑山下黄河之边。
(2)把中华大地南北两面。
(3)向南北两面千万条铁的臂膀。
(4)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在亚洲的原野。
2、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4分)
( )
( )
( )
( )
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少有人来。无从:没有办法。
:告别的歌。炽痛:热烈而深切。
:弯曲的带子。铤:疾走。
:很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4、用诗文原句填空。(13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6) (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7) (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
( ),( )。
(9)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5分)
①《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②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4分)
(1) 稍稍宾客其父( ) (2) 泯然众人矣( )
(3)尝主编《资治通鉴》( ) (4)俟能讽诵乃已( )
“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邑人奇之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北关学校程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