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综合实践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这一理念,我校本学期将积极投入到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与实践中去,在初一、二年级中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学校计划,我校“争取在2014学年初申请举办市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已经成为文本出现,给我们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成员一定压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料收集、整理,是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取决于展示会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二、行动目标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要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知识,推荐综合实践活动的优秀案例,组织教师培训,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师角色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2、积极行动,努力探索,使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科技节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并注重几个结合:即与学校的传统德育活动相结合;与班(团)队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校级兴趣活动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可考察、了解家乡的变化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并与当地企事业、人文景点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3、建立“实践”第一的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大胆放手地让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课题,由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入手,自主开展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考察、访问、宣传、调查、收集材料等活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研究的课题,寻找研究的方法,自主进行总结,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探究的乐趣,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提高。三、组织管理1、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导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增设综合活动备课组,备课组负责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各班每学期至少完成两个专题的活动课程;政教处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活动基地。2、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教导处负责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备课组认真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以及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方案。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要求规范地开展实施方案落实,并注重素材的收集、整理,为下学年的展示作准备。由教导处负责平时的监督调控,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做法,解决问题,提高实效,并及时反馈给校长室。四、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1、明确本学期的任务,为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作准备。2、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
脚踏实地开展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