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遵守公共秩序“中国式”上车‘【读一读,议一议】下面两幅图片中的人的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想一想,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这种行为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中国式过马路”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而不顾及交通安全。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别人没事自己也不会有事,法治伦理未融入内心,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对自己网开一面。这些人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很多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对于行人来说是该多些自觉自律,过马路时无视红绿灯,只会给自己增加风险。让行人自律,既要管理,亦要教育。我国不少城市下过大力气整顿行人过马路的行为,诸如罚款或者让违规者当交通协管员,直到发现下一个违规者接替等。这在一段时期是有效的,但没过多久又回到老路上来了。“红灯停、绿灯行”,小学课本里反复强调的基本规范为何却在成人身上变成了“中国式顽疾”?“中国式过马路”现已变成司空见惯的常态。形形色色的“雷语”真实而无厘头,折射出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现实心态。【想一想】同学们是否也曾经是“中国式过马路”人群中的一员,你有过交通违规行为吗?【读一读】近日,在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纳西克地区举行的一个宗教活动中场面失去控制,至少有39名香客在混乱拥挤中被踩死,170人受伤。印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因宗教活动导致踩踏事件,死伤惨重。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规则社会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规则?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利益、愿望和需要,这些利益和需求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却是有矛盾的。为了使利益不同的人们能够协调相处,使彼此的竞争和交往能够有秩序地开展,我们需要一定的规则。有些规则是国家法律、法令和条例明确规定的,有些规则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想一想】下述规则,哪些是明确规定的,哪些是约定俗成的?十字街头的红绿灯……明确规定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约定俗成参加音乐会时不大声喧哗……明确规定商店柜台里的商品未付款不能取……明确规定去食堂打饭遇上人要排队……约定俗成上课不迟到……明确规定人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正常的生活
第二节 遵守公共秩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