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摘要:2008年中信泰富集团外汇合约曝光,。本文通过研究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的公司背景和国际背景,umulator合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投机行为、内部控制失效阱是导致中信泰富套期保值失败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公司投资金融外汇衍生品交易提出了若干建议。关键词:累计股票期权;外汇远期;套期保值;内部控制前言2008年10月20日,香港中信泰富(00267)发布公告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亿港元。,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当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本文通过研究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的背景和合约金融衍生品的权利义务,分析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一、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背景中信泰富是中国大型央企中信集团在香港上市的6家子公司之一。其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中信泰富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06年3月底。当时,中信泰富与澳大利亚的采矿企业MineralogyPtyLtd达成协议,-Iron和BalmoralIron的全部股权。中信泰富收购的澳铁矿项目,曾被称为世界级的磁铁矿开采和加工项目,矿山坐落于西澳皮尔巴拉地区,两处铁矿每年可生产2760万吨精矿和球团,开采期大约为25年。除了已探明的现存储量,还有40亿吨的储量如获证实,中信泰富还有权购买最多40亿吨的开采权,潜在的年产量可达7000万吨以上。这个投资42亿美元的中澳铁矿项目,是截至目前澳洲已规划开发的规模最大的磁铁矿项目,项目中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当前的16亿澳元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在全面营运的每一年度投入至少10亿澳元。为了降低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中信泰富签订了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以对冲风险。杠杆式外汇合同被普遍认为是投机性很强的高风险产品,umulator(累股证),但是针对的对象不是股份,而是汇价。具体来说,中信泰富与花旗银行香港分行、瑞信国际、法国巴黎百富勤、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13家外资银行签订了数份杠杆式外汇合约,其中金额最大的是澳元累计期权合约,,。合约规定在此后两年多内,每月(部分是每日),向交易对手支付美元接收澳元,。中信泰富签订这一系列衍生品合约的背景是澳元在当时十分强势,并且短期内预期不会出现大幅度下跌。%,居几大工业国利率榜首。澳元大宗商品在一片繁荣的背景下和加息预期因素的影响下,成为了汇市上热门货币。然而,2008年7月份,澳元汇率波动开始加大。短短一个月间澳元开始出现持续贬值,%,几乎抹平了08年以前的涨幅。及至2008年10月20日时,中信泰富(00267)发布公告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亿港元。换言之,,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中信泰富两名高层即时辞职。当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跌幅。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而由于中信泰富的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及母公司中信集团,于场内分别增持100万股及200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2008年11月,中信泰富终于获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团出手相助。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认购中信泰富发行的可换股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