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研究 2001 年第 4 期
对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分类
王红曼
(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摘要: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构成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
民俗分类学的角度, 将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进行了分类和概括, 宏观地论述和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的风
俗习惯, 为认识和研究民族风俗习惯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民族; 风俗习惯; 分类
中图分类号: K89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365X( 2001) 04- 0074- 05
民族风俗习惯, 是各民族在物质生活食、住、行等的传统, 总是以相对稳定的形
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式, 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 1. 居住民俗
庆、娱乐、礼仪等多方面的社会活动之中, 包括了民居的建筑类型、材料、住宅布
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的支配, 并局、房间分配、辅助性建筑、建筑或入住的
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民俗表现等方面。主要有: ( 1) 穹庐式民居,
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它是民族的显著这是我国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和北方
特征之一, 也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寒冷的气候, 便于拆装组合的移动式民居。
部分。如蒙古族的“蒙古包”、藏族、哈萨克族的
我国民族族体众多, 民族分布地域广“毡房”、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仙人柱”、
阔, 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自然条件、经济基裕固族的“帐篷”等。( 2) 院落式民居, 亦称
础、历史文化等因素千差万别, 造成民族风庭院式民居, 此类民居由住宅和院落两大
俗习惯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多彩。部分组成, 功能齐全, 较好地适应了生存生
从民俗的表现形态出发, 一般来说, 我国民活的需要, 我国北方和南方民族的院落式
族风俗习惯可分为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两民居各具特色。如北方满族的“四合院”、青
大类。海汉族、回族、藏族、土族等民族的“庄窠”、
维吾尔族的平顶房屋、西藏地区藏族的“碉
( 一) 物质民俗
楼”、南方白族的“三合院”( 亦称“三坊一照
物质民俗主要是指在各民族的日常生壁”) 等。( 3) 干栏式民居, 这是我国南方许
活中, 那些可感的、有形的居住、服饰、饮多民族的传统民居。如傣族的“竹楼”、侗族
食、生产( 从业) 、交通、工艺等文化传承。众的公用建筑“鼓楼”和“风雨桥”、土家族的
所周知, 在人类社会中, 物质生产和生活, “吊角”、黎族的“船形屋”、傈粟族的“千脚
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无论社落地房”、布朗族的“孔明帽”等。( 4) 土掌房
会如何发展, 民俗事象如何变迁, 有关衣、与石建筑, 这是西南山地民族依据山区和
— 74 —
半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因地制宜, 就地取或只穿草鞋、木屐、塑料拖鞋, 只有去公众
材所建筑的传统民居。如云南彝族、哈尼族场所时才穿鞋。( 4) 佩饰, 亦称“首饰”, 指佩
的“土掌房”、贵州布依族的“石板房”、四川戴在人体各个部位的装饰品。它虽不是服
羌族的“邛笼”等。另外, 还有公用建筑, 如饰的整体, 也不以实用为目的, 但却往往是
宗
对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分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