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执教:龙岩苏溪小学庄彩萍【教学目标】“两端都种”的情况,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迁移掌握“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的植树规律。,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按一定的间距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学情分析】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总体策略是重点突破,举一反三。特别是集中精力突破“两端都种”时,尽量让步子小一些,探究细一些,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的规律,达到既扎实学习,又灵活探究的学习境界。【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于此,本课设计理念如下:“植树问题”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和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教学的是植树的三种情况,目的是让学生经过探究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式,并能灵活运用三种不同的模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类似的问题。课堂以画图为主要探究方法,力求做到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建构起三种不同的植树模式,并着力渗透“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一、导入新课:理解“间隔”、“间距”。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举起左手你能找到哪个数?(5个手指---),说说这一行有多少个同学,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象手指与手指之间的距离,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就是间距。“间隔”。(护栏、鞋柜。小树图)!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像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都隐藏着总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数学上把这类问题叫做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左手,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正确理解抽象的““间隔”、“间距”。并顺利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实际。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出示题目: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 ,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全长1000米就是总长,每隔5米就是间距,两端要种) “两端、间距”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小路,在小路的两端要种就是在小路的两头要种。 ?(总长间隔、间距) ,那么棵数跟小路总长、间距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有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