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标准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渠道,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根据省、市、县有关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文件精神,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努力做好研修工作,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规范管理,特制订本办法。一、基于课堂教学研修15学时1、备课检查6学时。每学期不低于30课时,备课组能按月检查、有记载、有标识。2、听课4学时。参考研修手册第12页,。3、同课异构、一课两上3学时。有教学设计1学时一次。4、教学反思2学时。一篇1学时。二、基于同伴互助类研修15学时1、评课2学时。。2、集体备课2学时。有活动记录,有教学设计二次记1学时。3、教材、教学、案例分析2学时。有相应的文本资料一次记1学时。4、公开课4学时。需提交公开课、示范课证书,教学设计和活动记录,省、市、县、校级分别计4学时/次、3学时/次、2学时/次、1学时/次。同类活动计最高。5、导学案1学时。提供优质导学案文本资料二份记1学时。6、师徒结对2学时。承担青教培养,师徒结对活动,有记录、效果明显一次记1学时。7、教学沙龙1学时。有笔记、有笔记。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10学时1、研修计划、总结2学时。提供研修计划、总结文本资料各1学时。2、基本功考核2学时。提供考核成绩记2学时。3、学文字资料一篇记1学时。4、教育叙事、教学论文2学时。已发表的每篇记2学时,未发表的1学时。5、课题研究2学时。有个人研究的过程、成果资料,省、市课题记2学时,县、校记1学时。四、基于区域合作类研修5学时1、联片教研、大学区研修、学科培训2学时。有活动记录,有学1学时。2、教学论坛、网站、博客、qq群1学时。有活动记录1学时。3、对口支教2学时。有文件、有活动记录记2学时。五、研修成果5学时。1、提供文本类、网络、多媒体、教育电视节目类、自制教具类等各级证书、文件、成果。按5、4、3、2、1学时。2、学校特色研修成果可以增加3-6学时。注:(1)学校管理人员及相关单位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2)每位教师认定不得高于50学时。
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