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宏观经济学课件宏观经济学第二章13.3章节.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58-*第二(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投资与储蓄相等的均衡产出(2)消费理论与消费函数(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4)乘数论(5)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6)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7)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58-*1929年出现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通过一则寓言发现了“节俭的错误”。1936年,他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凯恩斯定律“需求决定供给”。无论需求量有多大,经济制度均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换句话说,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引言58-*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是怎样决定的?不同学派的主张差异很大。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4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含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关于凯恩斯理论58-*假设:(1)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和对外贸易,只有家庭、企业两个部门;(2)企业投资是自发的,不随着产量和利率而变动;(3)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短期内的价格粘性);(4)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GDP、NNP、NI、PI、DPI都相等。§2-1投资与储蓄相等的均衡产出58-*在假设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产量(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理由如果生产(供给)超过了需求,企业所不愿意有的过多的存货(非意愿存货)就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反之亦然。讨论:58-*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求。均衡的产出可表示为:这里,消费和投资是居民、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量,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两部门经济的均衡58-*(1)如果发生了实际产出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则二者的差额就成为非意愿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这部分存货投资不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但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支出的一部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讨论1:58-*(2)均衡的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即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换句话说,经济社会的均衡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消费者想要有的支出。若用E表示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讨论2:58-*支出等于收入线支出E收入y45°E=y100100支出=100收入=100支出等于收入58-*支出决定收入Ey45°E0y0BE=yE>yE<yIU>0IU<0非意愿存货投资IU总收入水平

宏观经济学课件宏观经济学第二章13.3章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16612240
  • 文件大小1.51 MB
  • 时间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