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禁毒宣传预防教育活动总结_0626禁毒宣传预防教育活动总结“626”禁毒教育活动总结“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建设和谐校园”告家长书尊敬的家长:您好!毒品是万恶之首,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大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如今,毒品犹如洪水猛兽,仍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学校在开展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和“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活动。为了你及你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涉毒行为,我校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你与家人共同阅读,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一、当好家庭的守卫者。要从自己做起,不让毒品进家庭,清醒认识毒品的危害性,自觉遵守国家禁毒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学习拒毒、防毒知识,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家庭中实现“四无”(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确保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细胞不受侵蚀,牢固构筑起拒绝毒品的家庭防线。二、当好孩子的守护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自觉抵御外界的诱惑,及早发现孩子的不良倾向,及早纠正。要提醒和规劝孩子远离歌舞厅、游戏厅、网吧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养成(转载于:考试网:626禁毒宣传预防教育活动总结)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不让孩子成为毒品的牺牲品。三、学什么是毒品。毒品不是“有毒的物品”、也不是“毒药”。“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牢记吸毒容易成瘾,并很难戒断。你一定要让这句话像警钟一样在你耳边响起。3、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一辈子不沾毒品应该是做人的一条底线。4、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违法犯罪难逃国法的制裁。四、永远不尝第一口。要远离毒品,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记住“吸毒有如打开地狱之门”,任何人踏进去,都如同坠入灾难的深渊。记住:永远不要去尝试第一口。五、当好禁毒的宣传员。要以“小家”促“大家”,积极参与“无毒社区”、“无毒村”的创建活动。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接触毒品,不接触吸毒的人,不刻意模仿成人的不良嗜好,不轻信盲从他人的诱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要树立禁毒人人有责、家家有份的意识,积极帮教吸毒人员,努力营造家庭禁毒的良好氛围。各位家长,禁毒任重道远。我们深信,只要人人参与,个个宣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加强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坚决与一切毒品作斗争,那么毒源将被斩断,毒祸将被铲除。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珍爱生命,抵制毒品,携手共建和谐社会!吴家堡小学2016年6月22日“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共建和谐校园”国旗下讲话稿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今天能在这里为大家讲话,我很高兴,可是,今天的我所谈的话题却是沉重的。一、什么是毒品先讲一个故事。据说从前有一只生活在水井边的小白鼠,不满自己弱小的命运,先后求仙人把它变成了凶悍的猫、威武的狮子和勇敢的猎人。但它还是不满足,就又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有一天,当它路过曾经生活的水井时,却掉进井里淹死了。仙人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这只贪婪的小白鼠,便在水井边种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开出一种妖艳的花朵,叫罂粟花。而人们从罂粟花中提取的一种黑膏,就称为“鸦片”。鸦片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毒品。当人吸食以后,就会破坏免疫力,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什么是毒品?可能很多同学还不够了解。我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些贪婪的人为了谋取暴利,不断生产和贩卖鸦片等毒品,造成世界范围的毒品蔓延泛滥。为此,1987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禁毒国际会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号召全世界人民一起来抵制毒品对人们的侵蚀,共同捍卫人类和平美好的生活。二、吸毒的危害性今天历史已经跨过了一个半世纪,我们国家再一次遭受到毒品的侵害。由于受世界毒品泛滥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毒品问题仍在持续发展、蔓延,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吸毒的危害性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害已、毁家、损国。小到个人,家庭,大到一个十九世纪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的惨痛教训。当时,英国把鸦片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禁烟不力,造成民间吸毒成风,甚至到了军队。清朝的军队被成为双枪军,为什么呢?打仗用的一根长枪,还有就是吸食鸦片用的一根烟枪。可想而知,这样的军队如何来抵御列强的侵略呢,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落得割地、赔款的下场。再看一个吸食毒品的家庭。这原本是一个富裕的三口之家,父母经营一家工厂,钱越挣越多,精神上却日渐空虚,5年前,为了追求“刺激”,父亲找到
626禁毒宣传预防教育活动总结 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