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脚气的综述中西医治疗脚气的综述班级:10中医二班学号:10111119姓名:朱飞腾摘要:目的:探讨近几年脚气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进展,从而减少生活中脚气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有关脚气的文献资料获得脚气病相关的知识,从脚气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进展来分析脚气。结论:手足癣是指发生在指、趾或掌面的真菌性皮肤病,手癣中医称“鹅掌风”,足癣称“脚湿气”。手足癣在西医认为是由皮肤浅层致病真菌感染引起的,多由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所引起,不易控制,中医中认为是由卫气津液搏结,聚而不散,导致皮肤干燥失润所致。关键词:脚气中医西医治疗进展预防方法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脚气发生的原因多种:人的脚严重缺乏运动,长期穿一双鞋,又不经常洗脚、换袜子,一旦脚周围的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真菌就会乘虚而入,进而脚部会有不同程度的痒痛。轻则偶尔痒痛,严重者痒痛难忍甚至会引起其他疾病。1、病因病机:[[].《实用中医皮肤病学》[M].:157-159]认为脚气是由于湿热下注而成或久居湿地或水中工作谁将浸渍感染湿毒所致,多数是由脚盆、拖鞋、水池、:(1)足趾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真菌的脂肪酸。(2)足趾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真菌生长的潮湿环境。(3)足趾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为真菌生长的营养物。2、临床表现:[[].《皮科临证必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0]:1、风湿证2、湿热证3、[[].《简明皮肤病诊疗手册》[M].:115-120]: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3、治疗方法:得了脚气以后如何治疗是困惑很多人的事情,下面是西医与中医的不同治疗方法:、西药治疗脚气唐国荣等[[]唐国荣,徐榕霞,蔡芳,[J].药学实践志,1997,15(5):266.],硼酸5g,苯甲酸5g,水杨酸5g,鞣酸5g,研末,治疗脚气,对191例患者进行治疗,%。潘氏[[][J].中医外治杂至1999,8(6):49.],制霉菌素5×106U,,苦参5g,千里光
治疗脚气的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