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的差距.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的差距57316,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1月8日,环球网报道的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一时间,据称为HillhouseCapital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的张磊立刻被网友展开“人肉搜索”。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也有网友则认为,张磊支配自己所赚得的钱根本无可厚非。(环球日报1月10日)有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有的教育,还徘徊在常识的边缘。这就是我看过这则新闻的感受。张磊说,“耶鲁改变其一生”,我相信这种从学生自己嘴里说出的话,而且,他捐款800多万美元的行动,也印证了他对母校耶鲁大学的感情。可是,再看对张磊表示愤怒的网友,他们为什么愤怒呢?分析他们的“愤怒”,会遗憾地发现,他们接受完多年的教育,却连很多基本的常识也不具备。报道说,不少环球网友批评张磊“耶鲁改变其一生”的说法:“你在中国上了10几年学,没有中国大学的教育,你什么也不是!”这一听,就是从我国教育体系走出来的学生的腔调,不让他人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张磊是耶鲁大学毕业生,他根据自己的经历,说“耶鲁改变了一生”,有什么错呢?难道一定要让他违心地说,是他在内地接受的教育,改变了他的一生吗?钱学森先生在他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写到,“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这样的话,如果按照网友的逻辑,钱老以前的母校上海交大、麻省理工都得很生气——以前的教育没让他开窍。网友们的批评,和很多课堂的讨论,何其相似。在观念先行的语境中,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揣摩着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正确”。我曾看到一则关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报道中,在“老师,我想对你说……”的课堂讨论中,几乎所有同学,都“绘声绘色”地表达对老师的爱,可背地里,其实有同学想说,自己并不喜欢老师,想给老师提意见,但担心提出意见,令老师恼怒……反过来再假设一个场景,如果一个美国留学生,到中国内地求学,他在某个场合发言,说“是中国某大学改变我一生”,网友们会批评他:“你在美国上了10几年的学……你什么也不是!”吗?还是会兴奋地说,我们的教育很成功呢?网友们还对张磊为发展先进、配备完善的耶鲁大学捐款“不解”,认为“目前中国各地大学教育状况堪忧,大学生就业艰难,你却不把钱投入到中国教育上,还向外撒钱。实在不能理解!”这就是拿着道德的大棒,干涉他人的私权利了——张磊把自己的钱捐给谁,完全有自己的自由,捐给耶鲁,还是捐给中国教育,他人是无权干涉的。对我国教育充满热爱的网友,对于这样的捐赠行为,不应该指责他人为什么不捐给自己,而应该思考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捐赠。校友捐赠率是衡量美国大学办学的指标之一,一般名校的校友捐赠率都在30%~40%,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捐赠率更是高达61%。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捐赠率,乃因学校办学质量一流,而学生离校之后,母校的联系一直伴随在左右,有校友会帮助其找工作、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是离校之后,就失去联系,而在等其成功之后,才续上联系。捐赠者也确乎知道,自己捐赠的钱,将用到教育之中,培养与自己当年类似的学弟学妹。与之对比,

教育的差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