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理论》读书报告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姓名:耿玉超学号:20133190
美国作家肯尼思·华尔兹(h N. Waltz,1924-)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具有显赫地位。该书共分为9章,目的有三:第一,试图对已有的重要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批判性考察;第二,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理论;第三,对新建立的理论进行检验。
“规律与理论”阐述了理论究竟是什么,演绎理论较之归纳理论的优点,理论的建构和其检验方法。华尔兹给理论下了两种定义:其一,它被视为关于某一特定行为或现象的规律的集合或系列。但理论并非只是规律的集合,而是对规律的解释,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规律指出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而理论则解释这种联系为何存在。其二,即理论解释规律,规律有别于理论,区别之一就在于规律可以被发现,而理论只能被构建。如果假设得到确认,便被称之为规律。而理论只能通过简化来建立,简化使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得到彰显,并揭示出必然的因果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他抨击了辛格的理论命题,认为他丝毫没有考虑出现干扰变量的可能。并以辛格为例提出了对理论检验的7个程序,认为有时经过检验,理论似乎被证明是失败的,但这也许是由于某些检验步骤实施不当所造成的。“在没有任何理论光芒指引的情况下,却试图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就仿佛盲目地向一个看不见的靶标射击一样,不仅要浪费大量的弹药,而且即便击中了靶心,也无人知晓。”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华尔兹的观点。
“还原主义理论”集中讨论了几个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的理论,来思索不同类型理论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还原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内部力量产生外部后果,国际系统也只不过被视为一种后果而已。还原方法是指为了解释某一集团的行为,从而对其组成成员的心理进行研究的方法,其实质是通过研究各组成部分来理解整体。
华尔兹认为霍布森-列宁的帝国主义经济理论是还原主义理论的最佳范例,他认为霍布森-列宁理论的假设是经济性的,而非政治性的。如果一个国家出于经济原因而谋求对其疆域以外的地区施加控制,进而建立帝国,那么这就构成了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结果只不过是单个国家的行为所产生结果的总和而已,而每个国家的行为则是根据自身内部的特殊来加以解释的。之后又对霍布森的《帝国主义》中的帝国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检验。霍布森认为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作情况的了解,可以推论出这些国家的对外行为,然而他的错误在于认为根据单元特性可以来预测结果。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曾造成过类似的或不同的后果,而类似的国家也曾造成过不同或类似的后果。相同的原因有时会导致不同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有时源于不同的原因,这使我们质疑还原解释方法的有效性,因此揭示国际政治不能依靠分析性方法,而必须采用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与理论”考察对国际政治进行政治性、系统性研究的方法。他先对分析性方法和系统方法进行对比,认为经典物理学中,对各要素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后,向量相加后得出整体的方法是分析性方法,但它是不充分的,只有在系统层次的影响不明显时才可行。用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用法相一致的方式来构想政治系统,于是,系统就被定义为一系列互动的单元。系统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显示出这两个层次是如何运作和互动的,这就需要将其清晰地区分开来。系统方法所构想的国际政治系统是国际结构与互动单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华尔兹接下来
《国际政治理论》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