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应急救援知识一、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最严重的事故灾难之一,易造成群死群伤、矿毁人亡。爆炸慧产生高温火焰(温度可达2000Co)爆炸冲击波(最高1、2Mpa),并伴随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爆炸生成的高温高压冲击波,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支架损毁、顶板冒落、通风构筑物破坏,引起矿井通风系统紊乱。爆炸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伴随风流蔓延,导致较远距离人员伤亡。爆炸在一定条件下会诱发火灾,引发二次及多次爆炸,爆炸冲击波卷扫巷道积尘,可能引发煤尘爆炸连锁反应,造成更大的灾难性事故。二、瓦斯爆炸事故易发生的地点瓦斯爆炸事故一般多发生在采掘工作面等井下作业地点。采煤工作面一般发生在回风隅角、巷道冒高处。掘进工作面一般发生在迎头、巷道冒高处及停风时段。引爆火源多为爆破火源、电气火源及摩擦火源。个别采空区科或者盲巷由于封闭不及时、不严密而形成的瓦斯积聚,引起瓦斯爆炸或瓦斯燃烧。三、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瓦斯事故与瓦斯涌出有一定的关系,一般随季节性变化而引起大气压变化,从而造成瓦斯涌出发生变化。在年末和节假日期间,由于人的心理因素影响,可能较平常出现更多的违规现象,使爆炸事故有一定的增加。四、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火灾、水灾、动力灾难发生状态突变前,媒体有一定预兆煤体有一定预兆。但瓦斯爆炸本身无预兆,是突发性灾难。由于爆炸燃烧波与冲击波传播过程中,两波前锋存在不断增加的距离。救援队员实践中发现风流突然静止,有颤动,耳鼓膜有震动,即感觉冲击波的影响。瓦斯爆炸三要素(既瓦斯达到5~16%的爆炸界限、存在引爆火源和井下空气中氧气含量在12%以上时)是否发生瓦斯爆炸的条件。井下可能引爆瓦斯的火源较多,明火、爆破火源、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炙热的金属表面等。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无法杜绝火源的产生,因此在瓦斯超限达到爆炸界限时,就有可能遇到火而爆炸。五、科(队)、班(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职责(1)科队长、班(组)长是本单位(区科、组)应急管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有作业和作业人员的应急管理承担责任。负责本单位应急组织工作和应急责任制的制定,承担应急管理教育和宣传培训任务。(2)发生灾难,现场跟班的科队长或班(组)长是自救互救负责人,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3)现场跟班的科队长或班(组)长和所有现场人员承担向信息中心调度中心汇报灾情的义务。要注意观察灾情的变化,查清灾区人员情况,组织灾区人员避灾和撤离。向指挥部汇报灾区区情况和事故前的相关现场作业情况。(4)现场瓦检员或其化安全检企人员要协助现场跟班的科队长或班(组)长查清灾情,判断情况,定期检查瓦斯和和一氧化碳浓度。六、关键岗位和个人职责(1)现场有关人员A、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现场瓦斯,瓦斯超过《规程》规定时,立即通知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B、放炮员:严格按火工品管理规定,领取、储存、使用、爆破材料,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装药放炮,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C、安检员:严禁与处理事故无关的人进入灾区区,严格监督灾区区的人员中否按章操作,如违者立即停止工作。D、钻探工、探水工、电气工、各类司机、采煤工、掘进工、支架工支护工、监测监控系统维护人员、井下通信维护人员等都是煤矿井下作业的关键岗位和个人,以上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对应的岗位责任制。(2)发生灾害事故,相关的责任岗位和个人,应承担第一时间向矿信息中心调度中心汇报和义务,判断事故的准确地点、原因、影响范围,提出抢救和处置的建议。(3)根据自身的岗位特点,领先工作岗位经验依靠工作岗位经验,第一时间一出和判断事故预兆第一时间发现和判断事故预兆,及时报告预警信息,必要时要带领人员撤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区域。(4)发挥自已的岗位技能,协助现场指挥者进行自救、互救和避灾,完成灾害区域区域的内人员的安全撤离。七、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现场班队长、跟班干部要立即组织人员正确配带好自救器;引领人员按避灾路线到达最近新鲜风流中。(2)第一时间向矿信息中心调度中心报告事故地点和现场灾难情况,同时向所在单位值班员报告。(3)安全撤离时要正确配带好自救器。撤离时要快速、镇静、有序、低行。(4)如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指示牌破坏或迷失行进的方向,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巷道方向撤退。(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6)在撤退途中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或有空气震动冲击波时,应立即背向声音和气浪传来的方向应立即背向声音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向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头部要尽量放低。有水沟部分尽量遮盖,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肤。(7)在安全出口均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进行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8)进入避难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
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