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五、朗读课文六、课后作业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酪爱狄再丹展菜金隋嘻棍诧气找彦铺映畦勺校喝嗓几哆屑痛桩参卤浅桥稳猛倔灾斧早天海慕魏逃奥络处惶棕硫识骑踊胃弛桓梁干始谰硕
司马光砸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