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杨坝镇新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规划方案1南江县杨坝镇新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规划方案申报时间:2011年12月项目主要内容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南江县杨坝镇新民小学始建于1946年,学校位于光雾山主峰脚下,地处南江至十八月潭光雾山风景区旅游环线上。学校辖4个行政村,2001年校点收缩后,留有一所中心小学,现有教职工13人(在编教师8人),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3人(其中:学前班32人)。汶川地震使学校校舍严重受损,2008年学校被列为第一批灾后重建学校,经过两年时间的重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现学校占地3742平方米,建筑面积2184平方米,新建师生宿舍1124平方米、学生食堂169平米、厕所60平米,建有标准篮球场两个、羽毛球场1个、200米环形跑道,校园建有造型别致精美花坛7个,绿化面积1200多平方米,新植树80多棵。优势条件1、学校处于南江至十八月潭光雾山风景区旅游环线上,位于美丽的光雾山主峰脚下,随着光雾山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环线的开通,路过学校门口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学校建设是南江教育的宣传窗口。2、校园四周是如画的青山、田园、清溪,春闻花香,夏听蝉鸣,秋赏红叶,冬观白雪,一年四季风景优丽,变换无穷。3、重建后学校面积倍增,校园方正,布局合理,草绿花香,环境优美,适宜打造精品校园。4、新民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善良,对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有着深远地影响。三、不足之处1、学校规模小,学生人数少,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每年从公用经费中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2、学校自身文化底蕴不深,特色文化难以形成。3、学校教师编制紧,教师参差不齐,依靠教师自身建设校园文化的力度不高,把学校文化变为教师的内在行为需要长期的过程。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德育首位,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发展目标我校是一所边远农村小学,因此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本着“高起点、高要求”的原则,又要切实的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所以要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使我校形成“文明、乐学、自立、创新”的优良校风。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为把我校建成巴中市一流的农村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内容及实施步骤文化建设主题:以“红叶”文化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主题。办学理念以“以人为本,为一切孩子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一训三风校训:“勤学苦练,卓越人生”;(励志成才)教风:“博爱、敬业、奉献”;校风:“文明、乐学、自立、创新”;学风:“活学、善思、求真、奋进”。四、实施步骤主要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着手,把“红叶”精神融入到这三方面的建设之中,让学校每个角落彰显出红叶之魂,让每一位师生具有红叶之精神,真正做到环境育人、精神引领、制度化人。(一)、环境文化建设1、硬件建设。(1)、校门:在现已建成的新校门的基础上进行红叶文化元素的装饰。一、在校门右侧的立柱上端做以红叶元素为主题的校微,校微下边立柱正面做校牌“新民小学”(钛金字)(可否把校名更名成“红叶小学”);二、在校门左侧平面上做校训“勤学苦练,卓越人生”(红色);三、在校门与门位室之间的墙壁上做校赋(以红叶为背景,用写真或永久性磁砖做成)。(2)、校舍:一、对教学楼实行永久性加固,更换教学楼磁砖、门窗;二、对现有的校舍进行命名,教学楼命名为:励志楼(竖直安装在教学楼左侧墙壁上);学生宿舍命名为:静修楼;学生食堂命名为:红叶厅(食堂正中);三、在教学楼二楼阳台栏板上做学风:“活学、善思、求真、奋进”(做成红色),在学生宿舍二楼阳台栏板上做校风:“文明、乐学、自立、创新”(做成红色)。(3)、在柳树下建“红叶读书苑”。一、校门到操场大道的左侧(柳树下)建读报栏、宣传栏(外侧为宣传,主要展出学校简介、校史、校歌、学校照片、学生书画作品等,里侧为读报栏),共长8米;二、以柳树主干为中心四周做成花坛带坐椅(已建成),在花坛中立一块奇石,在石头上刻“红叶读书苑”(红色字);三、在靠水马门的保坎墙壁上全用爬山虎等绿色藤萝植物进行绿化,前面花台栽种红叶树(冬天树叶变红的树)8棵,树下安放木椅6张;在靠近门卫室处建读书小亭(用一根大圆木做立柱,立柱上书“读书好”标语,亭盖用松树皮做成,下面用
南江县杨坝镇新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规划方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