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诸葛亮造像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中文名:诸葛亮别名:孔明,伏龙,卧龙,武侯国籍:蜀汉民族: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有争议)逝世日期:23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职业:丞相,武乡侯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主要事迹: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借东风特点: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目录个人档案人物生平躬耕陇亩隆中对赤壁大战足食足兵白帝城托孤南征北伐病逝五丈原诸葛亮年表治国成就艺术造诣书法篇绘画篇音乐篇文学作品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个人发明木牛流马馒头孔明灯诸葛连弩八阵图诸葛亮后代历史评价后人评咏诗辞相关影视相关建筑隆中(诸葛亮躬耕地)武侯墓(诸葛亮墓)武侯祠(诸葛亮纪念馆)相关歇后语相关俗语相关成语相关对联相关故事吃瓜留子神机妙算救后代诸葛亮的八卦衣诸葛亮的鹅毛扇诸葛亮和馒头诸葛亮和大头菜展开个人档案人物生平躬耕陇亩隆中对赤壁大战足食足兵白帝城托孤南征北伐病逝五丈原诸葛亮年表治国成就艺术造诣书法篇绘画篇音乐篇文学作品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个人发明木牛流马馒头孔明灯诸葛连弩八阵图诸葛亮后代历史评价后人评咏诗辞相关影视相关建筑隆中(诸葛亮躬耕地)武侯墓(诸葛亮墓)武侯祠(诸葛亮纪念馆)相关歇后语相关俗语相关成语相关对联相关故事吃瓜留子神机妙算救后代诸葛亮的八卦衣诸葛亮的鹅毛扇诸葛亮和馒头诸葛亮和大头菜展开编辑本段个人档案出生:公元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 1990年拍摄的央视诸葛亮官职: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录尚书事、假节爵位:武乡侯、武兴王(东晋追封)谥曰忠武侯先祖:诸葛丰(西汉司隶校尉) 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泰山郡丞) 母亲:章氏叔父:诸葛玄(豫章太守) 配偶:黄月英(黄硕) 同族:诸葛诞兄弟:诸葛瑾(兄)、诸葛均(弟) 子女:诸葛瞻(长子),诸葛怀(幼子)、诸葛果(长女)、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 孙子:诸葛尚(瞻长子)、诸葛京(瞻次子)、诸葛质(瞻三子)、诸葛攀(养子之后,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继任者:蒋琬、费袆、姜维编辑本段人物生平躬耕陇亩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2010年新版《三国》中的诸葛亮,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家于南阳郡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此处尚有争议),号曰隆中。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隆中对《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草庐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三国·蜀-诸葛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