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开卷有益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刻辞上,就出现了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格;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诗经》,用到的修辞格多达二十七个。现代汉语的修辞格更是大大地丰富多样起来,而且还不断出现新兴的修辞格。可以说,我们的国度是一个善于修辞的文明国度。
,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名句赏读

——《孟子·离娄上》
赏读:(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即不谦虚)。”
语林撷英
邻近·临近
都有“靠近”的意思。“邻近”指甲、乙两处所在空间上相邻,有名词用法;“临近”指逐渐接近,无名词用法。
例句1: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邻近。
例句2:新学校临近高山,校屋前后各处是树,同学又多,当然十分有趣。
“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前者指彼此间的喜忧、祸福互相关联,利害一致,侧重于客观存在的关系;后者指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于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
例句1:汉人满人,不啻同处一室,休戚相关,不能歧异。
例句2: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课题链接

(1)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拟
应切合事物本身的特征。例如可以说“大河呜咽”,不能说“大河垂泪”。
(3)借代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4)夸张
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5)对偶
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对仗整齐,而以辞害意。
(6)排比
①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不少于三个。②内容相关。③语气一致。
(7)反复
反复部分的语句必须相同。
(8)设问与反问
设问必须有问有答。反问一要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二要用否定方式表示肯定。
(1)比喻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
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
(3)借代
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4)夸张
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
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6)排比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说理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7)反复
①用于说理,起强调作用;②抒情写景,感染力强;③承上启下,划段分层。
(8)设问与反问
①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并使语言较直陈富于变化。
②反问, 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2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