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信用风险及贷款原则零售信贷部2015年11月*、(一)风险的概念以及对风险的认识(二)信用风险的概念及主要表现形式(一)单一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二)个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一、风险、信用风险的概念及表现形式(一)风险的概念以及对风险的认识1.“风险”及其相关概念★不同的行业对风险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在金融业中,通常采用下面两种定义:——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银行是风险承担者;银行是风险管理者;银行正是通过主动承担风险并有效经营风险来获取收益的。★承担风险与管理风险的能力相匹配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承担高风险并不一定带来高收益。★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表明银行的盈利能力强弱,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强弱。★全面风险管理——需要覆盖所有业务、产品的各经营管理流程。——需要动员所有部门、机构、人员参与风险管理。*(二)》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信用接受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偿还所欠债务时,给贷款人(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教材的定义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既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中,还存在于场外衍生品交易中。从发展趋势来看,银行正越来越多地面临着除贷款之外的其他银行业务中所包含的信用风险,包括承兑、同业交易、贸易融资、外汇交易、金融衍生业务、承诺和担保以及交易的结算等。因此,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1)还款能力风险借款人能否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取决于借款人的收入来源或者其他再融资渠道。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收入锐减、工作岗位变化、单位经济效益恶化、个人经营失败、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员重病死亡或家庭遭遇其他不可预见或不可克服的灾难等。(2)还款意愿风险还款意愿在主观上容易发生变化,部分借款人可能因为种种诱因放弃诚实守信的原则,从而增加个人贷款的信用风险。当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尚不完善,贷款违约成本偏低,容易引起借款人还款意愿恶化。(3)欺诈风险借款人恶意欺诈、骗贷和贷款后恶意转移资产的逃废债等行为,是个人贷款信用风险的重要表现形式。此类借款人一般具有谋取非法所得的动机,伪造或虚构申报材料等行为。*二、信用风险的识别(以单一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为例)按照业务特点和风险特性的不同,商业银行的客户可划分为法人客户与个人客户,法人客户根据其机构性质可以分为企业类客户和机构类客户,企业类客户根据其组织形式不同可划分为单一法人客户和集团法人客户。(一),必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和与商业银行业务相关的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以判断客户的类型(企业法人客户还是机构法人客户)、基本经营情况(业务范围、盈利情况)、信用状况(有无违约记录)等。商业银行应当要求客户提供基本资料,并对客户提供的身份证明、授信主体资格、财务状况等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认真核实。*财务状况分析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的分析,达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业绩、经营效率,进而识别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主要采取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以及现金流量分析三种方法。(1)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特别关注以下四项内容:①识别和评价财务报表风险。②识别和评价经营管理状况。③识别和评价资产管理状况。④识别和评价负债管理状况。*(2)财务比率分析①盈利能力比率,用来衡量管理层将销售收入转换成实际利润的效率,体现管理层控制费用井获得投资收益的能力。②效率比率,又称营运能力比率,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③杠杆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的能力,也用于判断企业的偿债资格和能力。④流动比率,用来判断企业归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即分析企业当前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和困境的能力。(3)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是指现金在企业内的流入和流出,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的现金流、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先分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再分析投资活动的现金流;最后分析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对于短期贷款,应当考虑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
信贷信用风险及贷款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