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及文学家。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安徽人),是东汉末年宦 官集团中常侍中的一员(中常侍大长秋)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并不明确,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职。曹操诗现存二十余首。均为以旧调旧题写新内容的乐府歌词,或反映社会动乱,或书写个人抱负,气魄雄伟,情感深沉,情调苍凉悲壮。后人辑有《魏武帝集》,近人黄节作注。中华书局编有《三曹资料汇编》。 历史上的曹操形象:A政治家(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 恢复生产 网罗人才 统一北方二十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升为济南相。后来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曹操死后, 曹丕即位,称帝,以魏代汉,曹操被追尊为“武帝”。B军事家(统帅):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C文学家(诗歌领袖):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在文学上又很高造诣。他能文善诗,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在诗歌方面,吸收民歌的营养,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写了一些语言质朴的五言诗。他又善于写四言诗,使《诗经》以后渐趋衰落的四言诗又获得了升级。他的诗歌现存二十余首,大都采用乐府旧题,明显地表现出对汉代乐府的继承。他的诗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格调慷慨悲凉,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的启示。 作品有《曹操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曹公诗风:刚健古直 气韵雄浑 慷慨悲凉
曹操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