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8 4 L" 理科学 2000 年第 23 卷第2 期
PD P 启动型实验程序与 R ichardson 一K lavehn
模型的比较研究‘
高湘萍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200234)
摘要 2 个实验对 PD P 的启动型实验程序与 Richard- 一K lavehn 的修正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对指示语的操纵,、刺激材料、测验类 T}、加
工水平对被试作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刺激材料对有意识控制记忆的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对 PIN,
的无意识自动加工参数无影响;启动型实验程序的结果与PDP 理论相当一致;提取策略不定是
受意志精确控制的。
关健词;P OP 启动型实验程序提取策略有愈侧脸偶然测验对立测验
I 前言
内隐记忆的加工分离模型(PD P)因采用了两个彼此对立的测验(包含和排除),使意识和无意
识的作用方向相反,进而达到把两者分离开来的目的,把内隐记忆研究由存在的证明导向 r 测
量〔’丁。但是,就不同的测验手段而言 PDP 的实验程序并不完全相同,’一。虽然Jacobv 本人似乎
并不认为这两种实验程序会给意识和无意识记忆参数的测量带来任何不同,但两种测ii所要求的
内部心理作业显然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把 PDP 的实验程序进一步区分为启动型和再认
型两类。事实上,大多数PD P 修正模型也正是针对 PD P 不同实验程序提出的。
R ichardson 一K lavehn 的修正模型是在重新考察了间接测量和 PD P 的再认型实验程序后提出
来的。他认为,不论是间接测量还是 PD P ,都用两分法的思路概括有关的实验现象,如内隐/外显,
白动/控制,无意识/有意识不自觉/自觉等等,这样的区分过于简单。在目前对内隐记忆现象进行
的实验研究中实际涉及到三类不同的实验操纵及被试的反应第一类是指示语要求被试在测验
时有意回忆学习时接触过的事件或不要求被试进行有意回忆,分别是有意测验和偶然测验。第二
类是回忆的策略,被试在测验时可能采取主动的回忆策略或自动的回忆策略,前者需要意志的努
力,后者不需要。第三类是被试对过去发生过的事的意识状态,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把回忆的策
略和意识状态进行组合,可以构成有意识的主动回忆、有意识的自动回忆、无意in 的上动回忆、无意
识的自动回忆 a 种类型。关于无意识的主动回忆,由于缺乏证明其存在的证据,且与L1前内隐记忆
研究领域的争论关系不大,可以暂且忽略。有意识的主动回忆对应于以往的外显记忆。有意识的
自动回忆和无意识的自动回忆的共同特点是被试在回忆时没有采取主动回忆的策略,因而都符合
Schacte:的内隐记忆的定义:41。用任务分离的方法研究内隐记忆时,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彼此矛盾
的结果_5-6i 就因为它没有区分回忆策略和意识状态。有时候,尽管意识到了学习与测验的关系,
只要被试仍采用自动的提取策略,实验结果不受影响。而有时候,被试在怀疑作业的真实目的、试
图避免补笔和知觉辨认失败的情况下,采用了主动的提取策略就会使知觉型的偶然测验表现出与
有意测验相同的加工水平效应或产生效应。即:“污染”并不是由意识造成的,而
PDP启动型实验程序与Richardson-Klavehn模型的比较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